翼城县,山西省临汾市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东南部,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县,总面积1167.76平方千米。 [7]截至2024年9月,翼城县辖7个镇、2个乡, [28]县人民政府驻唐兴镇红旗街75号。 [7]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常住人口254512人。 [23]
翼城县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美誉。 [15]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今县境设为翼城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翼城县直隶山西省;2000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翼城县划归临汾市领导。 [7]翼城县主要景点有佛爷山景区、四圣宫、樊店关帝庙、乔泽庙戏台。 [6-7]2020年,翼城县入选“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2021年4月,翼城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4]
2024年,翼城县地区生产总值11474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832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295美元。 [23]
- 中文名
- 翼城县
- 外文名
- Yicheng County [14]
- 行政区划代码
- 141022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山西省临汾市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东南部
- 面 积
- 1167.76 km2 [7]
- 下辖地区
- 7个镇、2个乡
- 政府驻地
- 唐兴镇
- 电话区号
- 0357
- 邮政编码
- 043500
- 气候条件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7]
- 人口数量
- 254512 人(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
- 车牌代码
- 晋L
- 地区生产总值
- 1147474 万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西周初年,唐改晋,都于翼。
战国时期,县域属绛地,初属韩,旋属赵,后属魏。
元代,废军,改隆化县置翼城县。
清初,沿袭明制,仍属平阳府。
民国初年,属河东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废,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县东北隅设青城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属豫晋区、太岳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翼城县属太岳三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撤销青城县,二、五区回归翼城,改属太岳二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翼城县解放,属太岳第二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设翼城县临时专署(驻北冶村)。
1950年,翼城县属临汾专区。
1967年,翼城县属晋南地区。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56年3月,翼城县撤销石家区,60个小乡和1个镇划为23个大乡。
1960年,翼城县撤销石佛、吕家、南坡、中贺水4个管理区。
1980年末,翼城县辖15个公社、287个生产大队。
1984年12月,翼城县公社改乡镇,辖6个镇、10个乡、288村民委员会,922个自然村。
2001年,翼城县撤并村组,辖6个镇、4个乡,211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9月,翼城县辖7个镇、2个乡。 [28]县人民政府驻唐兴镇红旗街75号。 [7]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5°23′11″—35°51′46″,东经111°33′34″—112°03′10″之间。毗邻6个县,东邻晋城市沁水县,南同运城市绛县、垣曲县相连,西接曲沃县,北与浮山县、襄汾县毗邻。全县总面积为1167.76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49千米,东西最长距离41千米。县政府驻地距临汾市人民政府驻地尧都区76千米。 [7]
翼城县
地形地貌
翼城县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北、南三面环山,中西部较为平坦,在山地与平川过渡地区广布黄土丘陵,大部分地区海拔500米—1500米。东部中高山区,属太行山脉西麓;中部丘陵区,为山前倾斜平原受流水切割而成;西部平原区,属临汾盆地东南边缘。主要山脉有中条山,其余山脉均属太岳山系,境内最高峰舜王坪北峰位于县境东南部西阎镇,海拔2311.7米;最低点位于南唐乡下阳村南部浍河谷地,海拔480.1米。 [7]
地质
翼城县的地质构造主要为东南部山岳和北部山地隆起区,中西部平原凹陷区。该县东南山岳地区,更新世、全新世一直处于相对隆起状态,地面遭受长期的侵蚀、剥蚀,冲沟和河谷均很发育,切割深度约为600-1000米;平原北部的塔儿山、河上翁堆山,更新世、全新世也相对抬升,遭受剥蚀,逐渐形成的山包。在西部平原区,中晚更新世,为相对下降的地区,沉积了大量黄土状冲、洪积物,并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西部平原凹陷区。 [18]
地层分布
翼城县境内地层自南而北有由老到新分布的趋势,各代地层出露较齐全,岩浆岩主要以中生代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为主。太古界主要分布于翼城县南部与绛县交界部位。中元古界分布在舜王坪一带,面积较广。下古生界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县境内泉头,翔山等地,奥陶系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岳庄、陈家、张峪一带。上古生界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十字河、上凹一带。二叠系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与沁水县接壤地带。新生界分布普遍,各系统发育悬殊甚大,占到翼城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岩浆主要分布在石姑娘山——塔儿山,河上翁堆山——山底两个地方,均属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根据侵入、穿插条件、构造控制条件及岩石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侵入体在该区见到。 [18]
气候
日照
翼城县累年年均生长期203天,年均无霜期227天,最长达328天,最短为18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19小时,年总辐射123.7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64天(一般为3月2日—11月21日)。
温度
翼城县累年年均气温12.8℃,1月平均气温-2.1℃,极端最低气温-19.6℃(2025-08-07);7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高气温41.3℃(2025-08-07)。最低月均气温–5.3℃(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7.5℃(2002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8.4℃。
降水
翼城县累年年均降水量493.2毫米,年均降水日数为78.9天,最多达84天(1969年),最少为10天(196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为908.0毫米(195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15.3毫米(1986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9月,7月最多。 [7]
水文
翼城县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浍河、翟家桥河、田家河,浇底河等。全县河流总长度58.8千米,径流总量8700万立方米。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浍河,从东至西流经境内桥上镇、隆化镇、唐兴镇、南唐乡,长23.6千米,流域面积92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滑家河、翟家桥河、浇底河、续鲁河、允西河、樊村河等。 [7]
水利设施
翼城县有1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096万立方米。 [19]
20世纪50至70年代,翼城县开展了以打水井、建高灌、修渠道、建水库为重点的灌溉工程建设,在全县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1958年,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河口水库开工建设,上劳力达4000余人。在此期间,还兴建了故城水库和北常水库、北丁水库、西梁水库、王庄扬水站、中卫胜利渠等较大的水利工程。全县累计新建各类农田灌溉工程1228处(眼),其中万亩以上灌区3处,中小型水库9座,塘坝20座,农业灌溉井850眼,机电灌站98处,小型自流灌溉工程12处,农用旱井236眼。 [20]
土壤
翼城县土壤分布大致以浍河为轴心,向两侧沿着坡面递增,延伸至盆地边缘山地,呈现规律性逐渐更替。土类界线明显,分布顺序是:黄土—沙壤—侵蚀性黄土—山地褐土。 [8]
自然灾害
翼城县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干旱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3月—6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4月,降水量仅占历年平均值的53%,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42.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4万亩,绝收面积2.25万亩,农业经济损失达6800万元,受灾人口12万人,饮水困难人口3000人,救济人口6.5万人。 [7]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土地资源
翼城县共有土地175.16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35.47万亩,包括:耕地面积55.62万亩、园地面积3.75万亩、林地面积66.48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9.62万亩;建设用地面积13.75万亩,包括: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2.18万亩、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53万亩、其他建设用地面积0.04万亩;其他土地面积25.95万亩,包括:水域面积1.36万亩、自然保留地面积24.59万亩。 [8]
矿产资源
翼城县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产以煤、铁、石灰石为主,铜、铝、石膏、硫磺等亦有蕴藏。其中,煤炭总储量19.95亿吨,地质储量18.8亿吨,已经开发矿区面积12.5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78亿吨,可采量1.35亿吨,年产量120万吨,且多属低硫、低灰、高发热量优势电煤。铁矿矿点有12处,储藏量近1亿吨。已详查探明的其他矿产还有金、银、铜、铅、锡、铝、锌等有色金属和大量的花岗岩、石英石、大理石、白云石、重晶石、硅石、洋坩、朱砂、硫磺等非金属矿藏和含多种稀有元素的矿藏共30余种。石灰岩资源面广点多,分布于南梁、中卫、王庄、隆化等乡镇。 [7-8]
林业资源
翼城县林地面积为66.48万亩,较多分布在西阎、隆化、中卫等乡镇。其中,灌木林地44.08万亩、防护林34.7万亩、经济林23万亩、其他林地5.1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2.1%,活林木蓄积量137万立方米。 [7-8]
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
翼城县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仅历山就有种子植物700多种,各种药材250余种;拥有特种树种、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翅果油树,分布在翼城东南丘陵区和低山区,涉及南梁、中卫、隆化等3个乡镇、20个村,总面积达17.2万亩,资源总量占到全国一半。 [7]
水资源
翼城县水资源总量为1.48亿立方米。
保护区
翼城县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934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4%。全年木材产量239立方米。 [19]
翼城为翅果油树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14年4月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翅果油树之乡"。 [21]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常住人口254512人,比上年末减少28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89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7.11%,比上年末提高1.49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34622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603人,出生率为6.26‰;死亡人口2369人,死亡率为9.26‰;自然增长率为-2.99‰。 [23]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生产总值
2023年,翼城县地区生产总值105431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759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51442万元,下降6.5%;第三产业增加值520118万元,增长4.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22元。 [22]
2024年,翼城县地区生产总值11474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164万元,增长5.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4%;第二产业增加值332745万元,下降5.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第三产业增加值615565万元,增长2.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832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295美元。 [23]
财政收入、支出
2024年,翼城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68万元,比上年下降36.4%,其中,税收收入20582万元,下降36.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3.2%,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814万元,下降0.2%。 [23]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翼城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6149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6.5%。?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126个,比上年增加2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增加6个。 [23]
居民收入
2024年,翼城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5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27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0元,比上年增长6.1%。全县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比值2.38,比上年缩小0.03。 [23]
第一产业
2024年,翼城县农作物种植面积64.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0.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6万亩。在粮食作物中,小麦种植面积33.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2.7万亩,谷子种植面积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1万亩。在经济作物中,油料种植面积0.7万亩,中草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3万亩。
2024年,翼城县粮食产量187801吨,比上年减产0.5%。其中,夏粮产量109074吨,增产1.8%。秋粮产量78727吨,减产3.4%。
2024年,翼城县木材产量400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
2024年,翼城县猪牛羊禽肉产量26106吨,其中,猪肉产量23802吨,牛肉产量876吨,羊肉产量551吨,禽肉产量877吨。禽蛋产量8103吨,牛奶产量19405吨。年末生猪存栏13.2万头,全年生猪出栏30.6万头。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机械耕地面积54.9万亩,增长1.7%,机械播种面积58.5万亩,增长1.4%,机械收获面积58.4万亩,增长1.5%,农机化经营总收入9700万元,增长1%。 [2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翼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8.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2.9%,制造业增长23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分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32.3%,非煤工业增长144.8%。?
2024年,翼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比上年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29元,比上年增加8.2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3%,下降9.06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3.9%,比上年末上升3.9个百分点。 [23]
建筑业
2024年,翼城县建筑业增加值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1.3%。 [23]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4年,翼城县服务业增加值61556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5355万元,增长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857万元,下降8.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0361万元,下降4.2%;金融业增加值57709万元,增长12.7%;房地产业增加值24830万元,增长1.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2961万元,增长19.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2885万元,下降2.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2%。 [23]
国内贸易
2024年,翼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664万元,比上年增长3.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6789万元,增长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5875万元,增长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47676万元,增长2.9%;餐饮收入24988亿元,增长9.1%。全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7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23]
对外贸易
2024年,翼城县海关进出口总额6116.2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其中出口总额5468.2万元,增长38.3%,进口总额648万元。 [23]
旅游业
2024年,翼城县旅游景点节假日接待游客73.78万人次,增长39.9%,旅游收入901.81万元,增长21%。 [23]
邮电业
2024年,翼城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8亿元,比上年下降0.1%;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5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0万户。全县宽带接入用户7.7万户,增长12.9%。 [23]
金融业
截至202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3.1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增长6.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亿元,增加9.8亿元,增长13.5%。 [23]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公路
截至2023年末,翼城县公路线路里程1416.3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698公里。 [22]有侯陵高速公路(侯马一陵川)过境,境内长37.7千米,双向4车道,有翼城、翼城东(桥上)2个出口,通往曲沃县、晋城市沁水县。有230省道(临汾一么里)(现G241国道)、331省道(坪上一曲沃)、334省道(沁水一东镇)(现G342国道)过境,其中230省道境内长25.75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浮山县、运城市绛县;331省道境内长44.57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晋城市陵川县、曲沃县;334省道境内长10.87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晋城市沁水县、运城市闻喜县。翼城县长途汽车站为三级客运站,日均发送170辆客车,日客运量2600人次。 [7]
铁路
翼城县铁路有侯月线(侯马一月山),西接同蒲线和陇海线,东连京广线、京九线直达山东日照港,境内长65千米;设有翼城站、桥上站、上交站,功能定位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并通往曲沃县、晋城市沁水县。 [7-8]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共有普通中学12所,小学3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注册幼儿园4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16%。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2646.97万元,补助学生25844人。农村家庭困难的寄宿制学生1874人,得到各级政府提供的生活补贴130.93万元。
2024年,翼城县普通高中在校生5846人,毕业生1926人,其中男生858人,女生1068人。 [23]
科技事业
2024年,翼城县专利授权量1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9件。 [23]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11%,电视人口覆盖率99.52%。有线电视实际用户46000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4490户。 [23]
体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共有体育场地846个,体育场地面积74.2万平方米。全年全县共获得各类体育赛事奖牌5枚。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2260万元,比上年下降20%。 [23]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11家,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家。全县卫生机构共有编制床位1460张,实有床位1520张,其中,医院编制床位1043张,实有床位1103张,卫生院编制床位417张,实有床位417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77人。 [23]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04469人,比上年末增加22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7760人,减少88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7158人,增加769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31060人,增加755人。
截至2024年末,翼城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62457人,比上年末减少5422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5753人,增加85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36704人,减少6274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5930人,增加819人。
2024年,翼城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691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540.5万元,比上年减少107.3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3513人,发放低保资金2385.6万元,比上年增加108.7万元。 [23]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方言
翼城方言属晋南语,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中原官话—汾河片—平阳小片,主要分布在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晋城市(沁水县西),陕西省韩城市,澄城县,合阳县,宜川县,大荔县(原朝邑县辖区,部分),河南省灵宝市等地区。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
翼城花鼓
翼城花鼓,又叫逗花鼓或闹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县地方传统舞蹈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非常活泼明快,气势恢宏。据史料记载,在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就已存在,明朝达到鼎盛时期,到了清代,这项活动才有了明确的记载。翼城花鼓的起源和庙会、赛会、结社、社火有密切关系。大凡这些活动必然离不开打花鼓。清代以及民国年间,翼城花鼓已成为人们在欢庆丰收、节日庆典、庙会祭祀时出现的重要节目之一,人们年年搞祭祀,年年闹社火,推进了翼城花鼓的发展和流传,而且传播到陕西、内蒙、天津、河南等多边省份。2025-08-07,翼城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翼城琴书
翼城琴书,又名“铰子书”,俗称“本地书”,是流行于山西南部翼城县及周边曲沃、襄汾、浮山、沁水、绛县一带的曲艺说书形式。翼城琴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翼城方音。早期只是一人敲击铰子自行伴奏表演,也曾有艺人自行击打扬琴或弹奏月琴伴奏说唱。后来出现了多人演出的方式,并加入小洋琴、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翼城琴书的传统节目甚多,已知共有大本书五十余部,小本书七十余部,经常摘演的“回书”二百余个,“书帽”三百多个,遗产丰富。2025-08-07,翼城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
翼城浑身板
翼城浑身板,亦叫“花板子”,是翼城县王虎村、郭家坡现存的地方传统舞蹈。主要是在庙会、祭祀、赛社等活动中表演,因表演者手持三片系在一起的檀板而得名,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者有节奏地用檀板击打手、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乡村健美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对研究晋文化和唐尧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25-08-07,翼城浑身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3]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佛爷山景区
佛爷山景区,位于翼城县东37千米外的东西坞岭之间,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佛爷山海拔1800余米,面积约万余公顷,山上最高气温20℃,最低-10℃,雾期不超过1个月。佛爷山景区内,东有辽寨河,西有张马河,山顶建有武当庙(寿佛寺);主峰佛爷山,西面有娘娘岭,南面有七座仙女峰,北有五龙山,东有尖山。 [7] [10]
四圣宫
四圣宫,位于翼城县城东南50千米外西阎镇曹公村,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占地面积3338.19平方米。因供奉“尧、舜、禹、汤”四圣而得名,四圣宫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舞楼、献殿(已毁)和正殿,东、西两侧有廊房和看楼。正殿和舞楼均为元代建筑,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造型古朴庄重,是元代戏台建筑中的优秀作品。四圣宫东侧有关帝庙,建有戏台(已毁)、正殿及东、西看楼,其最大特色是宫庙合一。四圣宫是保存最完好的一组元清古建筑群,也是山西省乃至全国唯一的一座将“尧、舜、禹、汤”放在一起供奉的千年古刹。 [7] [10]
樊店关帝庙
樊店关帝庙,位于翼城县南唐乡樊店村,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北朝南,东西35.86米,南北45.8米,占地面积1642平方米。据戏台脊檩下重修题记载,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创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樊店关帝庙中轴线上南为戏台,北为正殿,戏台两侧有掖门和倒座房。 [10]
乔泽庙戏台
乔泽庙戏台,位于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西乔泽庙内,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重修于1984年。戏台坐南朝北,台基高1.6米,沿袭宋金舞亭建筑规制,平面方形,面阔9.4米,进深9.35米,单檐歇山顶,举折适度,筒板布瓦覆盖。台前及两侧前部敞朗,四角立角柱四根,两侧后半部与背面墙内立撑柱四根,共为八根柱子支撑顶部荷载。角柱之上施大兰额结成井字形框架,八根由外向内支撑华丽的八卦藻井,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最大特色是三面可观看,是我国现存元代戏台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研究元代杂剧和中国戏剧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7] [10]
特产美食
播报编辑
隆化小米
隆化小米,是翼城县历史上“四大名优”特产之一。隆化小米生产基地位于翼城县隆化垣一带半山丘陵区,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国家农业部专门为“隆化小米”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隆化小米色泽金黄,香味纯正,口感绵软,蒸、煮皆宜,以小米粥为最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磷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
隆化生炒面
隆化生炒面是翼城县独有的风味小吃,制法类似焖面,但又不同于焖面。生炒面油大而不腻口,面润而不干硬,从和面、擀面、切面开始就十分讲究,面要和的不软不硬,油也要炝的恰到好处。翼城县隆化镇当地祖传的生炒面素有"北京的烤鸭,翼城的面"的美誉,在当地流传数百年,久盛不衰。曾被评为临汾地区十大名优小吃之一,在2003年的山西太原国际面食节上,翼城隆化生炒面获“中华特色面食银奖”。
翼城圪烙饦
翼城圪烙饦,又名石子饼。饼心分甜咸两种,和月饼一样是中秋节期间的食品。制作圪烙饦时,先将白面发酵好,将面团拧成犹如锅盖大小或如碗口大小的面饼,内包芝麻面、核桃仁、糖和食油等,然后放入鏊中。鏊内置一层小石子烧热,饼子放在石子上后,再在饼子上加一层热石子,烤为橘黄色时出鏊即成。石子饼上因被石子印下许多不规则的凹格,故名圪烙饦。它不仅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耐贮等特点。
老官庄黏窝
老官庄黏窝是流行于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一带的面食,以独特的食物结构、烹调技艺以及饮食风尚,有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黏窝取上等的白面,手工擀作,然后用手撅成片,煮熟后捞在碗中,特点是“厚墩墩,精灼灼”,然后拌上鸡蛋、芝麻酱、虾盒、葱花、醋、盐、香油、酱等佐料,色香味美,清香扑鼻。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面食文化。 [7]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吴春安
吴春安(1908年—1985年),山西翼城人。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春安在北京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1957年,吴春安出席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第二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还请他和其他劳动模范到家里做客。1958年,担任西梁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1980年任翼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因病逝世,享年77岁。 [7]
张国声
张国声(1912年—1997年),曾用名张国盛,山西翼城人。建国后,先后任中共青海省委委员、省人委秘书长、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1979年,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务书记、省长,中共青海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2025-08-07,在海南省海口市逝世,享年85岁。 [7]
贾俊
贾俊(1917年—1989年),曾用名贾泰,山西翼城桥上镇人。曾任中共壶关、长治县委书记,太行三地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长治、榆次地委书记,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委书记,中共山西省顾委副主任、主任。是中共八大、十三大代表。 [9]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19年3月,翼城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17]
2020年,翼城县入选“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
2020年7月,翼城县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