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皖中
- 外文名
- middle of anhui province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大别山—巢湖以北淮河以南
- 面 积
- 39700 km2
- 下辖地区
- 合肥、六安 、滁州
- 电话区号
- 0551、0550、0564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人口数量
- 1821万(2015年末)
- 著名景点
- 巢湖、天堂寨、三河古镇、万佛湖、包公园
- 机 场
-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 火车站
- 合肥南站、合肥站、滁州站、六安站、
- 车牌代码
- 皖A、皖N、皖M
- 方 言
- 江淮官话-洪巢片
- 港 口
- 合肥港、郑蒲港
- 主要高校
- 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
- GDP
- 13938.6亿(2019)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因淝、施二水交汇而得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
合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治所,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及“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安徽省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
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庆历,开天首郡,逾史千年。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滁州是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六(Lù)安,简称英或六(Lù),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别称“皋城”,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员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荣膺有“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六安市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
2012年六安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开始起步,现已建成多个农业生产基地,并分别获得了欧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认证;在工业生产方面,六安以城市工业核心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框架的承接产业平台初成体系,努力实现由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的新跨越,未来的六安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融入现代化生态化城市前列。
著名景点
播报编辑
三河古镇、琅琊山、巢湖、天堂寨、包公祠、明教寺、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逍遥津公园、狼巷迷谷、明中都城、明皇陵、小岗村、万佛湖、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大别山主峰景区、皖西大裂谷、汤池温泉、半汤温泉、紫蓬山、西庐寺、醉翁亭等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皖中地区清末属皖北道(驻今凤阳县城),民国初皖中大部属安庆道(驻今安庆市区),建国初期是皖北行署(驻今合肥市区),2025-08-05,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与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新的安徽省,省会仍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