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r100是什么药| 常吃猪油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开什么节什么的成语| poison是什么意思| deep是什么意思| 庄周梦蝶什么意思| 备孕为什么要吃叶酸| 狗剩是什么意思| 头皮问题挂什么科| 天成是什么意思| 相敬如宾什么意思| 耳朵痒是什么预兆| 空调制冷量是什么意思| 91年羊是什么命| 过期的洗面奶可以用来做什么| 1963年发生了什么| con是什么意思| 天蝎座女和什么星座最配| 心肺气虚吃什么中成药| 什么是命中注定| 倒班什么意思| 贝壳吃什么食物| 抽烟肺疼是什么原因| 兔儿爷是什么意思| 混动是什么意思| 一个三点水一个除念什么| 9月30日什么星座| 尼特族是什么意思| 小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7月1日是什么星座| 入睡困难是什么原因|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 五行水多代表什么| 血小板异常是什么原因| 咳嗽喝什么饮料| 吃什么减脂肪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黑加仑是什么水果| 广州有什么小吃特产| 预防心肌梗塞吃什么药最好| 为什么会得玫瑰糠疹| 盆腔炎检查什么项目| 东莞五行属什么| 追龙什么意思| 孔雀开屏是什么行为| 知我者莫若你什么意思| ifound是什么牌子| 查怀孕做什么检查| 皮肤角质化用什么药膏| 太白金星是什么神| 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李嘉诚是什么国籍| 血管瘤有什么危害吗| 胎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回盲瓣呈唇形什么意思| 吐血挂什么科| 甲亢多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5201314是什么意思| joola是什么牌子| 撇嘴表情什么意思| 贫血吃什么水果好| 吃什么长内膜| trans什么意思| 泌乳素高有什么影响| 梅开二度的意思是什么| 甲状腺球蛋白低说明什么| 激光脱毛挂什么科| 爆表是什么意思| 失眠吃什么食物| 水豚吃什么| 男人血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甘油三酯偏高说明什么问题| 痹病是什么意思| 梦见和老公吵架是什么预兆| 怀孕一个月出血是什么情况| 维生素k2是什么| 陈年是什么意思| 女人性高潮是什么感觉| 部署是什么意思| 雨打棺材是什么征兆| 什么食物含钾高| 肝风内动吃什么中成药| 晚上9点多是什么时辰| 王代表什么生肖| 北京市长属于什么级别| other什么意思| 酒不醉人人自醉是什么意思| 雪青色是什么颜色| itp是什么意思| 军分区司令是什么级别| 9月28号什么星座| 广州有什么特产必带| 肾结石吃什么药| 女人内火旺喝什么降火| 我丢什么意思| 口腔溃疡看什么科| 甲状腺2类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主要讲了什么| 肺栓塞挂什么科| 桑葚有什么好处| 胃疼吃什么好| 眼圈发黑什么原因| 血糖高去医院挂什么科| 大本营是什么意思| 眼睛红是什么病| 收心是什么意思|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喝冰水| 张国荣什么时候去世的| 相机hdr功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同房就有炎症| 四大皆空是指什么| 胃窦小弯是什么意思| 夏季吃桃子有什么好处| 双子座和什么座最不配| 1926年属什么生肖| 眼睛看东西模糊是什么原因| 包含是什么意思| delvaux是什么牌子| 七月份生日是什么星座| 什么茶适合煮着喝| iron是什么意思| 孕期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去韩国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楷字五行属什么| 猫能吃什么水果| 肾上腺素有什么用| 筷子买什么材质的好| 鼻子发酸是什么原因| 四月初四是什么节日| 物是人非什么意思| 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什么瓜不能吃脑筋急转弯| 眼白出血是什么原因| mickey是什么牌子| 生酮是什么意思| 宝宝体检挂什么科| 男生小便尿道刺痛什么原因| 头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近老是犯困想睡觉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行政处罚| 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治疗| 什么是水印照片| 五步蛇又叫什么蛇| 澳大利亚有什么特产| 慷慨什么| 盗汗吃什么药| haze是什么意思| 舌头发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岸了是什么意思| 去年属什么生肖| 女性性高潮是什么感觉| 女生排卵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大运| 78年属什么| 鹿下面一个几字读什么| 凝字五行属什么| 不景气是什么意思| cm是什么岗位| 为什么鼻子无缘无故流鼻血| 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 为什么总是想睡觉| 雌二醇高说明什么原因| 抽烟有什么好处| 胆囊壁稍毛糙是什么意思| 念旧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破处是什么感觉| 减肥期间早餐应该吃什么| 生理年龄是什么意思| 淋巴癌是什么| 撤退性出血是什么意思| 艾滋病是什么症状| 女朱读什么| 早博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执行力| 鹿字五行属什么| 医院测视力挂什么科| 乳酸杆菌阳性什么意思| 沉淀是什么意思| 阔腿裤配什么鞋子好看| 上位者是什么意思| 北京市长什么级别| 我追呀追呀是什么歌曲| 为什么会一直拉肚子| dvt是什么意思| 十一月十一号是什么星座| 县长是什么级别| 贝贝是什么意思|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什么| 甲鱼和什么一起炖最好| 闹觉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频率| 阑珊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吃饭就拉肚子| 直男什么意思| 什么是热病| 肝内脂肪浸润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985| 手抖什么原因| 海蜇是什么| 虾青素有什么功效| 嫂嫂是什么意思| 肾错构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消化不良反酸吃什么药| 怕热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 感冒为什么会头痛| 屁股有痣代表什么| 排骨炖什么汤止咳润肺| 胆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腿前侧肌肉叫什么| 方脸适合什么刘海| 清明节吃什么| 前列腺钙化斑是什么意思| 相对湿度是什么意思| 十一月十五号是什么星座| 浮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补充微量元素吃什么| 温开水冲服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有氧运动| 05年属什么生肖| 公分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人容易得骨髓瘤| 囊性结构是什么意思| 吸毒什么感觉| 切洋葱为什么会流泪| 哮天犬是什么狗| 资金流入股价下跌为什么| 36岁属什么生肖| 舌苔白腻是什么原因| 2007属什么生肖| 新生儿晚上哭闹不睡觉是什么原因| 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老是恶心想吐| 农历五月二十是什么星座| 静脉曲张用什么药好| lgg什么意思| nba常规赛什么时候开始| 庸俗是什么意思| 黄腔是什么意思| 嗓子哑是什么病的前兆|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双皮奶为什么叫双皮奶| 穿山甲用什么中药代替| 肠胃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零度是什么意思| 纺织娘是什么| 兑卦代表什么| 冒泡是什么意思| 新斯的明是什么药| 白羊男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气喘吁吁什么意思| 朗格手表什么档次| 什么是肺纤维化| 起风疹的原因是什么引起的| 肾虚吃什么药| 双歧杆菌三联和四联有什么区别| 中年人吃什么钙片补钙效果好|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好| 水保是什么| 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 无妄是什么意思| 别无他求是什么意思| sp是什么意思| 百度

田向利:带着深厚感情集聚各方力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百度 游戏初上手时笔者并没有任何的感觉,即使在下载前已经注意到了标签上写着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恐怖(PsychologicalHorror),但笔者依然抱着这样一个画风的游戏就算出几个吓人或者崩坏的点也可怕不到哪里去的心态缓慢地玩着。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安徽省合肥市辖县
收藏
0有用+1
0
肥东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地处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东部,东连巢湖市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南濒巢湖,西与合肥市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总面积2181.6平方千米 [52]截至2023年2月,肥东县下辖12个镇、6个乡,2个开发园区 [62] [68]。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常住人口9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87%。 [81]
1949年2月,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2025-08-05,建立肥东县。 [71]肥东县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之誉,境内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古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北九华”之称的浮槎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和合肥青龙厂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是肥东的“红色名片”。安徽唯一侨乡——长临河镇走出了800多名教授、专家、将军,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4500人,至今仍保留有200多年历史的皖中特色古街。 [1]
2024年,肥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3.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5:39.1:5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1097元(折合14196美元),首次突破10万元。 [81]
中文名
肥东县
外文名
Feido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
340122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安徽省合肥市
地理位置
合肥市东部,巢湖北岸
面    积
2216 km2
下辖地区
12个镇、6个乡、2个开发园区
政府驻地
店埠镇龙泉路8号
电话区号
0551
邮政编码
231600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91.6 万(2024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包氏宗祠李鸿章家族遗存白龙新四军纪念馆渡江战役总前委
机    场
肥东白龙机场
车牌代码
皖A
地区生产总值
922.5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上古
肥东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1956年,在龙城乡大陈墩遗址(今石塘镇苍陈村)出土稻粒结块,证明新石器时期该地区就是产稻区。氏族公社末期,该地区为淮夷部落活动区域。 [54]
夏、商
为虎方部落所建方国领域。
仍为淮夷中尚武的夷虎部落地区所建部落方国如南巢等活动区域。
春秋
先后属北上的吴、越国领地。
战国
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属九江郡。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全国设36郡,后增至40多郡,肥东地区属九江郡(治寿春,今寿县县城)合肥县。 [54]
西汉
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设郡、县时封若干郡、县为王国、侯国。
高祖四年(前203年)七月,改九江郡为淮南王国。英布归汉,受封淮南王,王九江故地,仍属淮南国九江郡(治寿春)。设浚遒县,治在今石塘镇龙城集(一说在费集乡清水桥),肥东地区属合肥、浚遒县分领。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十月,刘邦改封其少子刘长为淮南王(都治寿春),今肥东县仍为淮南国九江郡合肥、浚遒县分领。
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个郡直属中央,合肥、浚遒县仍属九江郡。
文帝十二年至十六年(前168—前164年),属刘喜淮南国九江郡(均治寿春)。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改封刘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仅王九江一郡,合肥、浚遒县直属淮南国。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复设九江郡,合肥、浚遒县仍属之。
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九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余仍之。 [54]
王莽新朝
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合肥县、浚遒县仍属之。
东汉
一级行政区划为州,二级行政区划为郡、国,合肥县、浚遒县属扬州(治所先后在襄安、历阳、寿春)九江郡(仍治寿春)。
建武六年(30年),汉光武帝封功臣坚谭为合肥侯,改县为国,历四世而绝,国除为县。
汉灵帝又封其弟为合肥侯,后复为县。合肥侯国及合肥县与浚遒县仍同属扬州九江郡。
汉末,袁术据寿春,兴平三年(196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浚遒县仍属之。
建安四年(199年),改淮南郡为九江郡,两县仍之。五年,合肥县治兼扬州治。
三国·魏
三国时期,魏、吴割据今安徽省境南北,征伐不息。合肥、浚遒县始终属魏扬州,但二级区划变化大。
黄初二年(221年),两县改属淮南国(都寿春)。
黄初四年(223年),两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
太和六年(232年),两县改属楚国(都寿春)。
嘉平元年(249年),两县改属淮南郡(治寿春)。
西晋
承汉制,设州、郡、县。初,撤成德、居巢、浚遒县,并入合肥县,合肥县仍属扬州淮南郡(治寿春),县治由新城回治故城。
太康元年(280年),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与合肥县同属扬州淮南郡。
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两县改属淮南国。
永康元年(300年)八月,两县改属淮南郡。
东晋
大兴四年(321年),征西将军戴渊都督六州诸军事兼司州刺史驻合肥城,合肥为重镇。
咸和五年(330年),在合肥侨置汝阴郡、县及陈郡,逡遒县在东晋乱后荒废。逡遒从西汉初年建起,至东晋结束,长达五个多世纪。
南朝·宋
建制依晋。
永初元年(420年),合肥县、汝阴县均改属南豫州南汝阴郡。
永初三年(422年),将设在颍上西北江口集的慎县侨置于原逡遒县境(治在今肥东梁园)。同年撤合肥县,长达六个世纪的合肥古县为侨置汝阴县所取代,这期间,汝阴城常作合肥城异名。宋末,合肥再次为南豫州治。
南朝·齐
侨置豫州,又称西豫州,迁治汝阴(今合肥市区),汝阴、慎县属南汝阴郡。
北朝·北魏
景明元年(500年),南汝阴郡汝阴、慎县入北魏,改属扬州(治寿春)。
南朝·梁
天监五年(506年),复汝阴,改南汝阴郡为汝阴郡,汝阴、慎县属汝阴郡。
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改属南豫州汝阴郡,兼南豫州治,余同。
太清元年(547年)七月,改设合州于汝阴,以故合肥县名中之合字为州名,汝阴兼合州治;梁在慎县侨置南梁郡,领一县,慎县仍属汝阴郡。
北朝·东魏
武定六年(548年),合州入东魏,改南梁郡为平梁郡,汝阴仍兼汝阴、北陈、南顿郡治,今肥东县境为汝阴、慎等侨县分领。
北朝·北齐
入北齐,仍东魏建制,唯改平梁郡为南梁郡。
天保四年(553年),撤南顿郡,余仍之。
南朝·陈
永定三年(559年),合州入陈,唯改南梁郡为梁郡,余仍之。
北朝·北齐
天嘉二年(561年),合州复入北齐,仍之。
南朝·陈
太建五年(573年)六月,合州复入陈,仍之。
北朝·北周
太建十一年(579年)十一月,合州入北周,仍其旧制,梁郡改属谯州,郡治阜陵城,仍领慎县,今肥东县分属于合州汝阴郡汝阴县及谯州梁郡慎县。
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建立隋朝,今肥东县境仍其旧制。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建置为州、县两级建置。改合州为庐州,撤汝阴、北陈、南梁等侨郡,改汝阴县为合肥县,仍保留慎县,今肥东县为庐州合肥、慎县分领。合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历南北朝6个政权,36年而退出历史舞台。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恢复郡、县制,合肥、慎县改属庐江郡,仍治合肥。 [54]
唐朝
初设郡、县,再改州、县,复设郡、县。
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合肥、慎县仍属之。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道、监察郡、州,后改州为节度。全国设15道分辖州、郡。庐州属淮南道地理区域。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庐州改属淮南道(一级政区,治今扬州市区)。
天宝元年(742年),庐州改名庐江郡,仍属淮南道。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复名庐州,两县及庐州隶属关系不变。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三月,唐封杨行密为吴王,曾在今合肥市郊大蜀山麓筑吴王宫。
唐亡(907年),吴自立,今肥东县仍为庐州所属合肥县、慎县分领。 [54]
五代十国·吴国、南唐、后周
先后属吴、南唐、后周,庐州仍治合肥,今肥东县境仍为庐州所属合肥、慎县分领。庐州的主要变化是:
吴武义二年(920年)升为德胜军,又称庐州节度使;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三月,改德胜军为保信军节度(均治合肥城)。 [54]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庐州及合肥县入北宋,复名庐州,余仍之。
至道三年(997年),改唐时道、州、县为路、府(州、军)县。全国分设26路,庐州改属淮南路(治今扬州市区)。
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庐州改属淮南西路(治寿春)。今肥东县仍为庐州所属合肥县、慎县分领。 [54]
南宋
宋金对峙,庐州属南宋。淮南西路改治庐州。
绍兴七年(1137年),庐州沦入伪齐。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将杨沂中收复庐州。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为避孝宗赵昚讳,改慎县为梁县,今肥东县为淮南西路庐州所属合肥县、梁县分领。 [54]
元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南宋淮西制置使兼庐州知州夏贵以淮西3个府6个州36个县降元,庐州入元。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初,设行省、路、府(州)、县,庐州改属江淮行省(治今扬州市区)淮西道(治庐州,今合肥市区)。
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庐州为庐州路,今肥东县为庐州路所属合肥、梁县分领。
元末,红巾军起义政权大宋在庐州设江淮行省(治在今扬州市区)。
至正二十四年即大宋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改庐州路为庐州府。不久,废江淮行省,庐州府改属江南行省(省会设在应天府,今南京市区),今肥东县仍为庐州府所属合肥、梁县分领。 [54]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是年,废梁县,并入合肥县,今肥东县为合肥县东部地区。梁县至明洪武元年废,在梁园立县200余年。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废行省,在全国设15个布政使司,辖府、直隶州、县或散州。庐州府直隶六部。
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 [54]
南明
崇祯十七年三月(1644年4月)明亡,今县境仍为南京庐州府合肥县东部地区。后南明弘光政权置滁和镇(治今合肥市区),庐州府属之。 [54]
清朝
初袭明制。庐州府入清,仍属南京。
顺治二年(1645年),建省、府(州)、县三级政区。闰六月乙巳(8月19日),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会驻今南京市江宁区)。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2025-08-05),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省会驻江宁,乾隆二十五年移驻今安庆市区)。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决定将临时省会迁驻庐州。同年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抚江忠源赶到庐州上任,庐州为省会临时驻地。此间,庐州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军争夺中心,太平军曾3次攻下庐州府城。
同治元年(1862年)下半年,因庐州无险可据,清政府慑于太平军余威和捻军力量,将安徽省会迁回安庆。同治六年六月甲午(2025-08-05),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城)。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2025-08-05),庐州府改属安徽省皖北道。 [54]
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二、三级行政区划改置多次变革,继废府存县,改州为县、设置辖县之后,又撤道设区,后又改设行署辖县。
北京政府:
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2025-08-05),合肥为革命军光复,废道。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省会驻安庆城)。
民国三年(1914年)6月2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道尹驻安庆城)。
南京政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2日,合肥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区(首县为合肥县)。同年10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专员驻六安县城,今六安市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1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合肥县政府临时迁驻肥西鸽子笼(今肥西县铭传乡),仍属第三专区。(为便于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梁园设肥东办事处,直属安徽省第五专区。在此之前,今肥东县一直为合肥县东部地区。)同年11月10日,合肥县改属安徽省(此时省会临时迁驻立煌县城金家寨,1954年没入梅山水库)第三专区(专员先后驻六安、金寨、六安)。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合肥县仍属第三专区。同年7月,合肥县改属第二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撤销肥东办事处,合肥县回治合肥城。同年9月,安徽省会迁驻合肥县城。同年11月,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专员驻田家庵,今属淮南市),今肥东县仍为合肥县东部地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安徽省会迁驻安庆城,余仍之。 [54]
中国共产党建政·抗日战争期间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在广兴集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广兴、王子城、青龙厂三个区。同年9月至11月,津浦路西各县联防办事处在王子城成立合肥县东南各区联合办事处,辖合六区、合二区。此外,今肥东县还先后属三个抗日的县级政权: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至7月,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撤至全椒县孤山地区,与全西抗日民主政府合并,成立全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当年7月至民国34年8月,定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驻定远县吴家圩,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在今肥东县境内设有合五区(以青龙厂为中心)、花张集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年5月至次年8月,建立合巢办事处,属津浦路西专员公署,设西山驿、磨店、吴店、肥南、西黄等区。 [54]
日伪、汪伪建政权
沦陷7年间,合肥县直属汪伪“安徽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25日,改属汪伪“安徽省第五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8日,国民党第七军接管汪伪“安徽省”及各级伪政权。 [54]
中国共产党建政·解放战争期间
2025-08-05,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城,今肥东县境也随之解放。2月1日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因肥东县位于合肥市之东,故名肥东。至此,秦汉古县合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新建的合肥市仍延古县旧名。同年2月3日,肥东县政府在撮镇大郭村四大户自然村宣布成立,县政府驻梁园,同月下旬迁至店埠,属江淮行署第五专区。同年4月15日,改属巢湖专区。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肥东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一级行政区划)巢湖专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同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撤销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实行省、市(专区、后称行署)、县三级管理体制。肥东县仍属滁县专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蚌埠专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合肥市。
2025-08-05,肥东县改属滁县专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巢湖专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巢湖地区。
2025-08-05,肥东县改属巢湖行署。
2025-08-05,肥东县改属合肥市。 [2] [54]
肥东风光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2月,肥东县设店埠、西山驿、石塘、梁园、王子城、古城、双墩、草庙、白龙、造甲店10个区。
1950年8月,增设长临河、高亮、路口3个区。
1952年,改路口区为吴店区,并增设长乐区。
1954年11月,增设张集、杨店两区,全县共16个区。
1955年12月,合并为8个区。长乐区并入长临河区;西山驿区大部和店埠区并入撮镇区;张集区并入梁园区;双墩区并入草庙区;王子城、杨店两区并为八斗区;高亮区大部并入古城区;吴店、造甲店、白龙3个区并为青龙区;西山驿、高亮两区各一部并入石塘区。
1957年5月,长临河、八斗两区分别并入撮镇区和梁园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区级机构撤销。
1961年6月,恢复区级建制,设撮镇、石塘、梁园、古城、八斗、青龙、双墩7个区。
1965年,双墩、青龙两区大部划归长丰县,两区建制撤销,剩余部分与邻近区调整,设白龙、店埠两区,同时升店埠镇为区级镇。
1984年,又升梁园、撮镇两个乡级镇为区级镇。
1985年,肥东县共设7个区、3个区级镇。 [2]
2011年3月,撤销陈集乡,设立陈集镇。调整后,全县辖12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石塘镇、古城镇、八斗镇、元疃镇、白龙镇、包公镇、陈集镇、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响导乡、杨店乡、牌坊回族满族乡。 [3]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肥东县下辖13个镇、6个乡,另设有2个功能区 [62]。肥东县人民政府驻店埠镇龙泉路8号。 [52]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40122100000
店埠镇
340122101000
撮镇镇
340122102000
梁园镇
340122103000
桥头集镇
340122104000
长临河镇
340122105000
石塘镇
340122106000
古城镇
340122107000
八斗镇
340122108000
元疃镇
340122109000
白龙镇
340122110000
包公镇
340122111000
陈集镇
340122200000
众兴乡
340122201000
张集乡
340122202000
马湖乡
340122204000
响导乡
340122205000
杨店乡
340122206000
牌坊回族满族乡
340122401000
肥东新城开发区
340122402000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肥东县县委书记、县长:王书武 [86]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东部,南濒巢湖,东连巢湖市巢湖市、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西与合肥市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肥西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介于东经117°19′—117°52′与北纬31°34′—32°16′之间,总面积2181.6平方千米。 [52-53]
肥东县人民政府

地质构造

地层
肥东县境内地层由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侏罗纪、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
上太古界:分布于肥东县文集、阚集、王铁、桥头集、湖滨等乡的一些低山丘陵上。岩性以片麻岩为主,夹变质火山岩,在铜鼓山一带含多层磁铁矿。出露厚度大于3671米。
下元古界:分布于肥东县西山驿、桥头集、复兴、湖滨等乡的低山丘陵上,岩性以片岩、大理岩及白云岩为主,底部夹粉黄色磷块岩及锰土层。出露厚度747米。大何山沉积变质磷矿床和双山白云岩矿床均形成于早元古代。
上侏罗纪:地表仅零星出露于肥东县湖滨乡及龙山乡南部一带。据钻孔揭示,在长乐乡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之下有较广泛的分布。岩性为中性火山碎屑沉积岩,厚度不详。
白垩系:广泛分布于肥东县中、北部岗地第四系覆盖之下,只在沿江淮分水岭的白龙、八斗、古城、广兴一线及东南部的西山驿至桥头集附近地表零星出露。岩性为紫红色砂砾岩、粉砂岩和泥岩。在响导铺的钻孔中还含有多层石膏,本系厚度大于2433米。桥头集型砂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纪。
下第三系:地表未见出露。据钻孔揭示,分布范围比白垩系小,在梁园及撮镇附近两地为沉积中心,岩性为杂色矿岩、粉矿岩、泥岩,含石膏,厚度为753.5米。
第四系:除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外,肥东县几乎均被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体是高处薄,低处厚,北部地区薄,南部地区厚。八斗岭9米,护城24米,梁园26米,店埠44米,撮镇93米。下、中更新纪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上更新纪广布于起伏岗地,由棕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在江淮分水岭构成标高80至90米的二级阶地。全新纪分布于现代河流两侧属近代堆积物,下部为亚砂土和砂砾,上部为亚粘土,组成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构造
肥东县境内大地构造以池河(定远县)—西山驿深断裂为界,分别属于淮阳古陆及合肥盆地的范畴。
淮阳古陆:皖南运动(距今8亿年)使东部边缘地区的上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巨厚地槽沉积全面褶皱回返,构成淮阳古陆的一部分,在郯庐断裂带内伴有斜长角闪岩和闪长岩的侵入。自震旦纪以来的漫长地史时期中,淮阳古陆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燕山期(距今1.5亿年)郯庐深大断裂表现活跃,沿北北东向的断裂带有花岗岩侵入,于古老岩层中带来了铀、钍及多种金属矿产。
合肥盆地:自侏罗纪(距今1.35亿年)以来,由于盆地不断下陷,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红色陆相堆积。在晚侏罗世县境南部曾发生以安山岩为主火山喷发活动。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早期,县境普遍接受了富含有机质的浅水湖相沉积。晚白垩世晚期至第三纪早期,湖盆缩小,沉积中心转移到撮镇和梁园一带,形成鲜红色砂砾岩沉积,局部含有石膏层。新第三纪盆地开始抬升遭到剥蚀。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县境东北部继续抬升,西南部数度下降,在一些低洼及沿河地区积沉了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4]

地形地貌

肥东县地貌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部低山丘陵区,北部丘陵岗丘区,中部波状平原区,南部滨湖平原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为大别山东缘余脉,南起巢湖岸边,沿撮镇、店埠、石塘、古城四个区东部边缘直至滁州市边界,呈带状形,面积352.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5.8%。峰脊走向为北北东向,由元古界、中新生界及岩浆岩组成。标高一般100至350米,最高的浮槎山418.1米。相对高度50至300米。其中100米以上的高丘,一般丘体较完整,脊线有一定方向,流水切割以线状冲刷为主;100米以下的中丘和浅丘,脊线无一定方向,切割比较破碎,以片状冲刷为主。低山丘陵区的特点,一是坡度较缓。一般小于15至20度,悬崖陵壁较少,丘顶多呈浑圆状态。二是由多种岩系组成。既有火成岩,如花岗岩等;又有水成岩,如石灰岩、砂岩;还有大量的变质岩,为花岗片麻岩、云母岩、千枚岩等。往往在同一山丘上,有几种岩石的发育,所形成的土壤多粗骨性,一般含有砾石。三是土壤砂性大,土层浅。大部分山丘的主体岩性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类,这些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砂性大,松散,易被洪水冲刷,因此土层厚度大多不到10厘米,其下即为风化石层。
北部丘陵岗丘区
北部丘陵岗丘区东起滁州市边境,西至长丰县界,南到滁河,北界池河,面积102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46%。拱形隆起的江淮分水岭自路口集经杨店、八斗岭、唐井、赵亮集、广兴一线向东北延伸,形成肥东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微倾斜的岗地和冲坳相间的地貌,呈带状有规律的展布。江淮分水岭及其两侧为高岗和缓岗,标高在70至80米,远离分水岭的为低岗和缓低岗,标高在50至60米。一般岗顶宽缓,坡度为3至5度,冲坳开阔,向河流方向倾斜。岗冲之间比高,高岗区在20米以上,低岗区在5米左右。
中部波状平原区
本区位于滁河以南,合裕公路以北,东至低山丘陵带,西至合肥市郊,面积72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33%。标高10至40米,相对高程小于20米,地势向南倾斜,因受流水切割,多呈岗、塝、冲相间状态。
南部滨湖平原区
本区南自巢湖北岸,北至合裕公路,东至撮(镇)六(家畈)公路,西至南淝河,面积71.7平方千米(不含肥东县所领巢湖水面),占全县总面积3.2%,属巢湖蝶形洼地的北缘部分,标高7米左右,主要由长临河、长乐、撮镇、龙塘4个乡的圩区组成。 [4]

气候特征

肥东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春季61天左右,气温回升迅速,雨量适宜,天气多变,常有寒流侵袭,时冷时暖,有时有低温连阴雨、倒春寒(回头冷)、晚霜冻。夏季118天左右,日照强,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降雨集中,多雷暴雨,有时洪水泛滥,间有台风、龙卷风、冰雹灾害;有些年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酷热少雨,造成伏旱。秋季55天左右,降温快,雨量骤减,常有秋旱,有时也阴雨连绵。冬季131天左右,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气温低,气压高,雨量少,有时降冻雨或雪。 [4]
日照
肥东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081.2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7%。7至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率达59%。3月份日照时数最少,日照率在40%以下。历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6.2千卡/平方厘米,折合亩面积辐射量为8亿千卡。 [4]
气温
肥东县平均气温为15.5℃,最高的1961年16.6℃,最低的1972和1980年14.8℃,极差56℃。多数年份极端最高气温3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零下8℃左右。等于或大于10℃活动积温为5025.5℃,年均无霜期237天。初霜期11月13日,最早为10月21日,终霜期3月22日,最迟4月22日。 [4]
降水
肥东县累年平均降水量879.9毫米,特点有三:一是年际变幅大,最多的1973年为1179.6毫米(1954年降水量为1569.2毫米,不在本平均年内),最少的1978年为562毫米。二是区域分布不均,由南而北逐渐减少,南北年雨量相差50至100毫米。三是四季分配有差异,春季降水200多毫米,夏季降水300多毫米,秋季降水200毫米左右,冬季近100毫米。平均年降雨日115天,最多134天(1975年),最少95天(1979年)。 [4]
蒸发
肥东县历年年均蒸发量为1484.3毫米。月份蒸发量以8月最大,1月最少。 [4]
湿度
肥东县相对湿度累年平均为78%,最大月份为82%,最小月份为75%;绝对湿度累年平均为16毫巴,最大月份31.3毫巴,最小月份5.6毫巴。 [4]
肥东县全年最多风向为东东北,次多风向为东风,西西南和西风最少。春季东风最多,东东南、东南、南风为次;夏季南西南风最多,南风次之;秋季东东北风为主,东风次之;冬季东东北风最多,北东北风、东北风、东风次之。风速:年均3.2米/秒。4月最大,为3.9米/秒;9、10两月最小,为2.8米/秒。季度风速春季为3.8米/秒,夏季为3.3米/秒,秋季为2.8米/秒,冬季为3.2米/秒。大风(瞬时风速大于8级)日数:年均10.8天,最多的1965年出现24天,最少的1975年只有4天。4月出现较多。 [4]

水系水文

肥东地理
肥东县水流分两大水系。江淮分水岭以南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和巢湖,水流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分水岭以北有池河,水流入淮河,为淮河水系
南淝河
古称施水,又名金斗河,发源于肥西县将军岭东侧,经合肥市区入肥东县龙塘乡,沿撮镇、长乐、长临河等乡镇西部边界南流到施口入巢湖,县内流长18千米。 [4]
店埠河
店埠河是南淝河最大支流。发源于长丰县的吴店乡,南流经肥东县众兴、永安、店埠、撮镇、临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县内流长37千米。 [4]
滁河
发源于白龙区的同心乡,经梁园、乌龙、王集、高亮,三官等乡入全椒县境,最终至江苏六合入长江。县内流长38千米。 [4]
池河
发源于长丰县的陈刘、造甲一带,经肥东县响导、赵亮、肖圩3乡北部边境,北流入定远、嘉山入洪泽湖归淮河。县境流长18.5千米。 [4]
巢湖
在肥东县南端,面积800平方千米左右,湖岸周长167千米,东西长55千米,南北最宽22千米。水源来自大别山和江淮丘陵,流入长江。肥东县领有水面45平方千米,长临河、湖滨两乡靠巢湖北岸,湖岸线长17.5千米。 [4]

自然灾害

肥东县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风灾、雹灾、雪灾等。以旱灾为主,涝灾次之。 [4]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肥东县水资源相对较丰,水域面积47444.41公顷,约占总面积21%。分为淠史杭、驷马山、引巢和岱山水库四个灌区。境内有南淝河、店埠河、滁河、池河四条干流,拥有巢湖水面45平方千米。
肥东县蓄水能力总计达6.85亿方,拥有中型库坝6座,分别是:众兴水库,蓄水能力6850万方;袁河西水库,蓄水能力1740万方;管湾水库,蓄水能力940万方;岱山水库,蓄水能力1900万方;乌龙坝,蓄水能力600万方;刘桥坝,蓄水能力800万方。 [55]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肥东县农用地面积 175982.50公顷、占80.76%,其中耕地104799.87公顷、园地2404.14公顷、林地 30645.76公顷、其他农用地38132.73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3751.45公顷,占15.49%;未利用地面积8182.92公顷,占3.75%。
截至2024年,肥东县林业用地面积38038公顷,森林覆盖率31.1%。 [55]

植物资源

林木
肥东县林木共有65科,223种,其中多数种类为野生,一部分既有人工栽培,亦有野生。
中药材
据1984年普查,肥东县植物药材有115科412个品种。有半枝莲墨旱莲夏枯草瞿麦、小蓟、菝葜、扁蓿、香附、地榆白茅根、芦根、寻骨风、百蕊草、马鞭草、金钱草、青蒿、翻白草、六月雪、地丁、合欢、虎仗、艾、巡复花、野菊花、白蔹、灵仙、山豆根、葛根、百部、苦参、南沙参、漏芦、马齿苋、青枫屯、南山楂、槐米、车前草、蒲公英、柏子仁等。
草类
常见的有巴根草狗尾草、睡藤草、茅草三棱草、丧棒草、香附、霸王草、猫眼草人字草、八瓣子、苍耳、辣蓼、凤仙花、牵牛花、闹羊花、鸡冠花、野苋、野薄荷、野芹、野胡萝卜、野苘麻、土姜、金针菜、荠菜、苦菜、黄花苜蓿、野蒜、挂金灯、扫帚条、黄蒿、白蒿、青蒿、刺秸等。
水域:有野菱芡实茭白芦柴、菖蒲、虾子草四叶草、水花生、荇菜、红萍、绿萍等。 [4]

动物资源

禽类
有麻雀、喜鹊、乌鸦、斑鸠、小燕、鹌鹑、布谷、大雁、野鸡、野鸭塘鹅鸳鸯鹭鸶、江鸽、刁鱼郎、猫头鹰、鹰、鹞、啄木鸟、百灵鸟、白头翁、相思鸟、苦恶鸟、画眉、灰喜鹊(山和尚)、稻鸡、翡翠等。其中猫头鹰渐少,在山林中偶而可见;大雁、小燕、布谷定时来去。
兽类
有野兔、狼、黄鼠狼、獾、狐狸、鼠、刺猬蝙蝠等。狼、獾、狐狸分布在沿山一带,50年代较多,常食人、畜、家禽,毁庄稼,后因开发山区、不断捕杀,已很少见。而老鼠因其天敌渐少,有逐渐增多趋势,有些地方播种的稻芽及幼秧被成片毁坏。
甲贝类
等。由于化学肥料、农药的广泛使用,已明显减少,尤其是草虾。
爬行类
、蛇、蚯蚓、壁虎等。龟原较多,解放初年到处可见,80年代近于绝灭。蛇有水蛇、赤练蛇、蝮蛇(土公蛇)、翠青蛇、泥蛇等,以水蛇较普遍。
两栖类
有青蛙、牛蛙、蟾蜍等。
昆虫类
有蜂、知了、蜻蜓螳螂蚂蚁、蚁螟、蟋蟀、蝼蛄、蚱蜢、稻蝗、稻螟、虻、稻叶蝉、棉叶蝉、稻飞虱、蚜虫等。 [4]

矿产资源

肥东县已发现矿产15种,主要为铁矿、磷矿、建筑用花岗岩矿、冶金用白云岩矿、石膏和矿泉水、地热等;已发现矿产地14处,其中:
1、能源矿产
地热:初步查明小型矿产地1处,查明允许开采量1663立方米/日。主要分布于肥东县店埠地区,为岩溶裂隙型地热水。地热水质有氟水、硅水和硫酸钠水等。
2、金属矿产
铁矿:查明矿产地4处,主要分布于肥东县东部,皆为小型以下矿区,其中小型1处,小矿2处,零星矿床1处。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200.8万吨,铁矿石保有资源量188.10万吨。
3、非金属矿产
磷矿:查明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于肥东县东部,其中中型2处,小型及以下矿产地3处(包括与冶金用白云岩共生2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88.60万吨,保有资源量2090.60万吨。
冶金用白云岩:查明矿产地2处,主要分布于肥东县东部,皆为小型矿山(与磷矿共生),其中主要矿产1处,共生矿产1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8.10万吨,保有资源量643.20万吨。
建筑用花岗岩:查明矿产地1处,位于肥东县东部,为中型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503.40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2851.70万立方米。
4、水气矿产
矿泉水:矿泉水产地1处,分布于肥东县店埠镇,水质类型为Sr—H2SiO3类甜味矿泉水。累计允许开采资源量296立方米/日。 [55]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末,肥东县户籍人口108.6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是35.6万人,增加1.5万人。常住人口90.2万人,增加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40%,提高0.58个百分点。2022年,肥东县出生人口0.77万人,出生率6.86‰;死亡人口0.50万人,死亡率4.49‰;自然增长率2.37‰。 [61]
截至2023年末,肥东县户籍人口108.7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常住人口90.9万人,增加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3.05%,提高0.6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74万人,出生率6.68%;死亡人口0.80万人,死亡率7.19‰。 [77]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户籍人口109.0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常住人口91.6万人,增加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87%,提高2.82个百分点。2024年,肥东县出生人口0.74万人,出生率6.65‰;死亡人口0.54万人,死亡率4.80‰。自然增长率1.85‰。 [81]

政治

播报
编辑
县委书记、县长:王书武 [85]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肥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4.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78.4亿元,增长0.9%。三次产业结构为10.1:34.3:5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5754元(折合14236美元),比上年增加4482元。2022年,肥东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842户,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增长2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2%;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54.3亿元,增长156.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0.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县21户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纳入统计,比上年增加3户,2022年,肥东县网上零售额29.6亿元,增长61.0%,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30.2%,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 [61]
2023年,肥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498.9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9.6:35.1:5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9614元(折合14136美元),比上年增加.3860元。 [77]
2024年,肥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2.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483.7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8.5:39.1:5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1097元(折合14196美元),首次突破10万元。年末实有经营主体达11.3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1%,其中2024年,肥东县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66万户。2024年,肥东县新增“四上”企业196户,比上年增长43.1%;年末拥有“四上”企业981户,净增110户。 [81]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肥东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5.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8.7%,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2%,其中水电气投资增长53.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2%。
2024年,肥东县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30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个,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3%。其中,本年新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108个,增加2个。 [81]
财税收支
2024年,肥东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3亿元,其中与民生相关的重点支出83.5亿元。重点支出项目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61.4%,农林水支出增长5.4%,教育支出增长1.9%。 [81]
人民生活
2024年,肥东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09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14元,比上年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41元,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52,比上年缩小0.02。 [81]

第一产业

2024年,肥东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 [81]
农业
2024年,肥东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11.20万公顷,增长0.2%;蔬菜2.54万公顷,增长1.5%;瓜果0.17万公顷,增长2.1%;油料2.78万公顷,增长1.5%。
2024年,肥东县粮食总产量65.9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11.17万吨,增长2.1%;秋粮54.80万吨,增长1.3%。稻谷产量50.86万吨,增长1.5%;小麦产量11.17万吨,增长2.1%。蔬菜产量67.00万吨,增长2.7%。瓜果产量5.60万吨,增长2.7%。油料产量7.68万吨,增长0.6%。 [81]
畜牧业
年末生猪存栏32.35万头,比上年末下降5.4%;出栏48.44万头,下降3.0%。2024年,肥东县肉类总产量8.99万吨,比上年下降1.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32万吨,下降5.0%。禽蛋产量5.60万吨,增长3.8%。牛奶产量8.40万吨,增长7.0%。 [81]
渔业
2024年,肥东县水产品产量5.50万吨,增长4.0%。 [81]
生产条件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0.5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6.30万亩。 [81]

第二产业

工业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户,比上年末增加33户。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2户。2024年,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分行业看,27个工业大类行业有18个保持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1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9%,汽车制造业增长4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0.1%。
2024年,肥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分门类看,制造业21.0亿元,增长1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8亿元,下降19.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39元。 [81]
建筑业
2024年,肥东县建筑业增加值13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0户,比上年末增加14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5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46.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7%;房屋竣工面积410.9万平方米,下降36.0%。 [81]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4年,肥东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1.3亿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1.4%;金融业增加值65.5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3.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2.5亿元,增长5.5%。
2024年,肥东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5.4亿元,增长27.5%。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41.0亿元,增长32.0%。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9%。 [81]
国内贸易
2024年,肥东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8.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7.7亿元,增长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3亿元,增长9.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97.9亿元,增长9.0%;餐饮收入54.1亿元,增长2.5%。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290户,比上年末增加39户。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4.3%,通讯器材类增长3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9%,金银珠宝类增长27.2%,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7.0%。绿色智能化商品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96.4%和29.9%。
2024年,肥东县29户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纳入统计,比上年增加8户,实现商品网上零售额65.0亿元,增长89.8%,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46.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81]
对外经济
2024年,肥东县进出口总额896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出口77284万美元,增长32.1%;进口12321万美元,增长23.4%。从出口商品看,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总值54077万美元,增长50.8%。 [81]
招商引资
2024年,肥东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2个,比上年增加18个,协议总投资478.5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132.8亿元。
2024年,肥东县新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数4户,总投资额31亿元。全县实际使用外资21379万美元,增长9.8%。 [81]
房地产业
2024年,肥东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8.7亿元,比上年下降29.0%;其中住宅投资68.8亿元,下降24.6%。商品房销售面积79.4万平方米,增长8.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8万平方米,增长13.0%。商品房销售额61.9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59.3亿元。 [81]
邮电通信
2024年,肥东县邮政业务总量1.88亿元。其中,金融业务完成收入0.97亿元,全市县域第2;寄递业务完成收入0.75亿元,安徽省县级第1。电信业务总量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5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3.02万户,增加4.6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56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1.7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09万户。 [81]
旅游业
2024年,肥东县可统计旅游接待人数8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增长3.8%。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星级以上农家乐点10家。 [81]
金融业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741.0亿元,增长13.5%;非金融企业存款123.0亿元,下降0.6%;广义政府存款88.6亿元,下降24.7%;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24.7亿元,下降16.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7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其中,住户贷款490.6亿元,增长3.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84.9亿元,增长14.6%。 [81]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交通

公路
合宁、合芜、合徐、合六高速公路和省级平安大道合蚌公路贯穿全境,沪陕高速公路肥东段是华东最大的高速公路枢纽。
2024年,肥东县境内S14滁合高速交工验收,S92滁合高速合肥支线、S90芜合高速肥东支线加快建设,肥东县在建高速公路里程107.5千米。提升改造龙城路等骨干道路2条,开通公交旅游专线3条。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主体完工,合新高铁全线贯通,白龙机场成功获批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 [76]
铁路
华东第二通道淮南铁路、合宁高速铁路、合福高速铁路和商合杭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合宁高速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在肥东设肥东站合福高速铁路在肥东设长临河站
水运
长江水运经巢湖直达肥东县。
航空
合肥骆岗机场距县城店埠仅17千米。
公共交通
包括通往合肥市区的37路、38路、39路、40路公交车在内,县内公交线路共计14条,其中运营中13条,规划中1条。

运输

2024年,肥东县旅客运输量225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货物运输量1936.7万吨,下降0.7%。2024年,肥东县港口货物吞吐量2790.0万吨,增长17.1%。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汽车保有量127063辆,比上年末增长4.56%;其中私人汽车102367辆,下降2.41%。轿车保有量80223辆,下降4.49%;其中私人轿车80162辆,增长0.41%。 [81]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科技事业

2024年,肥东县授权专利3143件。2024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3家,其中,首次认定81家,再认定52家,三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66家。 [81]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共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其中普通中专5所。普通高中12所,普通初中15所,小学37所,幼儿园142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77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555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7682人,小学在校生5499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16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7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22.4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1.60%,小学毛入学率84.4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03%。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8.26万人,其中城市7.16万人、农村1.10万人。 [81]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24个),博物馆6个(含民营博物馆),县级档案馆1个。乡镇文化站20个。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96.8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81]

体育事业

2024年,肥东县成功组织5项市级体育赛事和76项县级体育赛事。全县围绕居住小区和行政村完成46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修、改造和提升,新建健身步道(绿道)12千米,新建和升级体育公园(含口袋体育公园)2处。2024年,肥东县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04次,参加活动总数人达到45.2万人次。 [81]

卫生事业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77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村卫生室247个,门诊部37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14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32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52人、注册护士1988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076张,其中医院291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2张。2024年,肥东县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350.95万人次。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2.5‰。 [81]

社会保障

2024年,肥东县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0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0人。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1.4万人、9.2万人和14.4万人,2024年,肥东县失业基金累计支出8460.5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26.5万人,领取待遇人数2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61万人,参保率104.08%,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61万人。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2354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6362人。2024年,肥东县医疗救助136850人次,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2968人次。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9个(县社会福利院1个与18个乡镇敬老院),床位3460张(其中县社会福利院80张),收养各类人员1387人(其中福利院2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272个,其中乡镇级社区服务中心20个。 [81]

环境保护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共有2个空气自动监测省控点,分别是肥东计划生育指导站和肥东万众技校。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7.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4%;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4.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0.8%。2024年,肥东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1天,优良率82.5%,空气质量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100%。5个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在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81]

安全生产

2024年,肥东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4.6%,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05人,下降8.75%。 [81]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综述

肥东地域在远古及夏商时期系属于有巢氏族部落,西周属于庐子国,春秋时其境为巢、橐皋、舒诸国分领,汉置浚遒县后便以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载录于史册。由于地处江淮分水岭和南北通道线上,肥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古城多座,名胜星布。 [56]
肥东依山傍水,山河秀丽,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肥东有其水域45平方千米。四顶山的“四顶朝霞”素称“庐阳八景”之一,自唐代以来,无数骚人墨客、文人雅士漫游于此,写下许多酬咏诗篇,为千古所传诵。浮槎山海拔419米,为合肥地区最高峰,山上泉水汩汩,清冽甘美,欧阳修畅饮此泉后,曾挥笔写下《浮槎山水记》,誉为“天下第七泉”。此地昔为佛教圣地,号称北九华。从南朝梁代开始就有无数僧尼登跻建庙,鼎盛时期有“三百尼、六百僧,跑马关山门”之说。龙泉山的龙泉古寺,四周茂林修竹,一泉环寺而流,甘甜可口,醉翁品为“全国十三泉”。梁园的鲍明远读书台、古峏塔,包公镇的小包村(小李蛮)包拯故居,响导乡享堂任的吴复墓石雕群,长临河镇的余阙青阳书房,桥头集的徐子苓龙泉精舍等名胜古迹也都闻名遐迩,古城遗址、古村落遗址和古墓葬群遍及全县,其中有革命纪念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撮镇瑶岗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1949年3—4月间,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率总前委机关进驻瑶岗,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瑶岗运筹帷幄,指挥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石器晚期的古村落遗址大城头(又名皇城)、大陈墩、包氏宗祠和历史名城逡遒县城龙城。
肥东育孕出众多杰出人才,宋代有刚直不阿、执法严峻,被誉为清官典范的包拯;元代有治军严明、善诗能文,时称“贤吏良将”的余阙;明代有屡建战功,辅助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官至安陆侯,死后追封黔国公的吴复;清代有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掌握清末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既有丧权辱国又有倡导洋务运动的李鸿章;现代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积极反蒋抗日的王亚樵;有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参加平江暴动后任红三军第一纵队司令,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攻克湖南浏阳文家市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柯武东;有学生时代参加革命,原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张劲夫;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至于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创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和无名英雄,更是不胜枚举。 [57]

地名由来

肥东地域在远古及夏商时期系属于有巢氏族部落,西周属于庐子国,春秋时其境为巢、橐皋、舒诸国分领,汉置浚遒县后便以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载录于史册。
高祖四年(前203年)7月,改九江郡为淮南王国,设浚遒县,肥东地区属合肥、浚遒县分领。
西晋,撤成德、居巢、浚遒县,并入合肥县。太康元年(280年),复浚遒县,改“浚”为“逡”,与合肥县同属扬州淮南郡。
“浚遒”为肥东县名之古称,系两汉时的名称和写法,晋代改“浚”为“逡”,写为“逡遒”,仍为县名。
据《太平寰宇记》云:“慎县在今合肥东北七十里,本汉逡遒县地。”《续庐州府志》载:逡遒“在今合肥东、巢县西北地”。《天下名胜记》云:弘治初,店埠民修桥,掘得石碣三尺长,上刻“慎县界”三字。史志学者一般据此认为,逡遒县所辖区域以梁园为中心,大体包括今肥东店埠以东绝大部分地域,橐皋县并入后,还包括今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周围及其西北一带。
对于逡遒县城故址,古今史志学者存在分歧,大体有二说:一是“龙城说”,一是“清水桥说”。说在龙城的有《太平寰宇记》、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和《安徽通志采访表》。《太平寰宇记》云:“逡遒故城在慎县(今梁园)南二十五里,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嘉庆《合肥县志·古迹志》云:“逡遒故城在梁县南三十里,今龙城寺北有古城遗址,在龙城集,去城(合肥)东偏北五十余里”,《安徽通志采访表》称:“逡遒故城在合肥东北五十五里,汉建,属九江郡,曹操伐吴重修,今城废改为龙城集,现龙城集四周有古城遗址,即逡遒故城。”说在清水桥的有嘉庆《合肥县志·山水志》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县志·山水志》云,“其城当在旧梁县西北四十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故城在今安徽合肥县东,魏武伐吴曾修此城以屯守,亦曰曹城,今其地名清水桥。”
上述二说,孰是孰非?解放后经考古鉴定,龙城属汉代古城遗址,有大量汉代文物,足以证明逡遒故城在龙城。《肥东县志》云:“考证认为:逡遒故城应是龙城,说在清水桥明显有误。”《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云:“经考证,并据近代考古发现证实,汉代浚遒古城址位今龙城乡龙城集,说在清水桥为误。”
1949年2月,中共江淮区委决定,析合肥县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2025-08-05建立肥东县。 [82]

文物古迹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 [81]
肥东县2025年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国家级(2个)
序号
名称
公布日期
公布机关
公布文号
批次
级别
类别
年代
地址
1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1996/11/20
国务院
国发〔1996〕47号
第四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近代
撮镇瑶岗村
2
吴复墓
2019/10/7
国务院
国发【2019】22号
第 八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明代
陈集镇光华社区享堂任自然村内
省级(8个)
3
大城头遗址
1981/9/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1981】143
第一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包公镇大张行政村小程村东南150米
4
龙城遗址
1981/9/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1981】143
第一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石塘镇龙城居委会龙城自然村
5
大城墩遗址
1981/9/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1981】143
第一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石塘镇龙城村仓城自然村北500米
6
吴氏旧居
2019/3/2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秘【2019】56
第八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末
长临镇长临社区老街东巷25号
7
振湖塔
2025-08-05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1998】16
第四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长临河镇潜溪河村西南500米
8
包氏宗祠
2025-08-05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1998】16
第四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包公镇文集行政村大包自然村北100米
9
古城宣遗址
2019/3/2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秘【2019】56
第八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古城镇张斗行政村古城宣自然村西南500米
10
昂氏宗祠
2004/10/28
安徽省人民政府
皖政【2004】82
第五批
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店埠镇昂集行政村昂集自然村内中部
市级(15个)
11
大孟砖雕墙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明代
肥东县包公镇大孟村
12
大、小钹滩遗址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长临河镇东光行政村罗胜寺自然村北1000米
13
六家畈古民居群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肥东县长临镇六家畈村
14
李氏宗祠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肥东县梁园镇新河行政村大李湾自然村内东部
15
双桥遗址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店埠镇双桥居委会双桥村西100米
16
吴氏宗祠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八斗镇小普行政村大吴自然村内中部
17
黄氏宗祠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包公镇板桥村板西村民组
18
马氏宗祠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石塘镇马集村
19
韩城遗址
2013/5/7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3]74号
第五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桥集镇大韩城村南300米
20
吴大墩遗址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古城镇墩吴村北约100米
21
包公故里花园井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北宋
肥东县包公镇文集行政村小包村
22
蔡永祥纪念馆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近现代
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行政村大蔡自然村内中部
23
百年邮电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老街内
24
张氏旧居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包公镇大张行政村张西自然南
25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2018/3/16
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政秘[2018]21号
第六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白龙镇禇老圩村
县级(42处)
26
药刘遗址
1990/11/7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字[1990]80号
第二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撮镇镇药刘村西200米
27
小赵遗址
1990/11/7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字[1990]80号
第二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桥头集镇复兴居委会小赵村民组西北200米
28
中湖遗址
1990/11/7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字[1990]80号
第二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古城镇新立行政村中湖自然村西500米
29
刘氏宗祠
1990/11/7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字[1990]80号
第二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张集乡刘河湾村
30
大山庙遗址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南北朝
肥东县石塘镇新桥村
31
刘岗遗址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肥东县张集乡刘岗村南550米处
32
土墩式汉墓群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汉代
肥东县店埠镇徐大塘村等地
33
曹公桥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明代
撮镇镇老街西古河道上
34
龙泉寺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桥头集镇东北200米
35
胡氏宗祠
2001/12/26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1]48号
第三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肥东县古城镇大胡村
36
北城遗址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商周
桥集刘集村100米
37
岗赵遗址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撮镇镇岗赵村
38
李增枝墓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明代
肥东县白龙镇双庙村神塘梗村民组
39
夏氏宗祠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桥头集镇大夏村
40
大、小城遗址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撮镇镇长乐居委会
41
薛氏宗祠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张集乡薛集村
42
梁氏宗祠
2008/12/23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08]56号
第四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店埠镇桑园村
43
黄疃战役旧址纪念馆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张集乡黄疃行政村黄疃街道东南部
44
王氏宗祠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末
肥东县张集乡合意行政村下王自然村北100米
45
公安北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撮镇镇化工园纬五路西段北100米
46
孙宗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撮镇镇振兴行政村孙宗村民组南150米
47
撮镇碉堡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肥东县撮镇镇撮镇大街义兴饭店东北20米
48
王坟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新石器、商周
白龙镇清水村东南300米
49
许河湾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众兴乡永安行政村许河湾村民组西200米
50
康氏宗祠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行政村大康自然村内
51
何氏宗祠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肥东县桥头集镇龙泉行政村大何自然村内
52
袁旺武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桥头集镇太平行政村袁旺武村民组北200米
53
小葛碉堡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肥东县桥头集镇小葛村民组东部
54
大塅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杨店乡许岗行政村大洞自然村西南200米
55
岗赵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马湖乡金赵行政村岗赵自然村西500米
56
树周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民族乡曙光行政村树周自然村西500米
57
万王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梁园镇新河行政村万王自然村内西部
58
赵祠堂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肥东县八斗镇赵东岗行政村赵祠自然村内
59
大张岭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店埠镇安乐行政村大张岭自然村西南200米
60
刘墩遗址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商周
店埠镇定光居委会刘墩自然村东500米
61
石塘桥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石塘镇沿河街与东街交叉口,石塘河上。
62
梁氏支祠
2012/3/19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2]14号
第五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清代
包公镇岘山行政村梁巷自然村中
63
清浊二泉(合巢泉)
2015/4/8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5]20号
第六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南北朝
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王铁新桥村桴槎山顶
64
红军井
2017/3/22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7]8号
第七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肥东县白龙镇圩塘村东50米
65
三家汉墓葬群
2017/3/22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7]8号
第七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东汉
肥东县白龙镇三家村
66
计氏宗祠
2017/3/22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7]8号
第七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五星行政村中计自然村内
67
梁氏宗祠
2017/3/22
肥东县人民政府
东政[2017]8号
第七批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
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龙城社区 [83]
参考资料 [87-96]

非遗项目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 [81]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综述

肥东县拥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古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江淮分水岭岱山,皖中第一高峰浮槎山,山顶清乳二泉被欧阳修称为“天下第七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包氏宗祠、吴复墓石雕群、龙泉精舍、六家畈古民居等。庐剧及民间小调在全县广为流传。长临河镇的龙舟竞赛、西山驿镇的踩高跷、解集大邵的“洋蛇灯”等堪称地方一绝。
截至2024年末,肥东县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7处,其中4A级及以上3处。 [81]

名胜古迹

长临古镇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南部,濒临巢湖,东北与撮镇、桥集接壤,东南与巢湖市相连,西与合肥市滨湖新区隔南淝河相望。省级旅游大道——店忠公路穿越本镇,水陆交通便捷。镇内的古民居建筑群、古塔、蔡永祥纪念馆和吴忠性故居沿长临河20多千米的岸线分布。吴忠性故居坐落在镇区老街,青砖小瓦,古朴典雅。“丁”字形老街保持了历史古镇的风貌。六家畈古民居被列为省级文化遗产。 [6]
岱山湖景区
岱山湖位于古城镇境内,距合肥市区57千米,国家4A级景区,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旅游景区、合肥市“万亿元总体规划”四大基地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省市县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新建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对外招商重点旅游项目之一。岱山湖旅游区系长江流域滁河水系,湖面9000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2.9%,植物品种多达54科,412种,动物品种特别是鸟类资源丰富,有70多类,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誉为合肥的名片及后花园。 [7]
龙泉山
龙泉山为大别山余脉,海拔281.5米,位于桥头集镇。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五年(1045年)任滁州太守时,慕名前来龙泉山,品尝甘泉之后,立即将龙泉列为“天下第十三泉”,并立碑记事。龙泉古寺地处龙泉山腰,龙泉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胜。龙泉古寺相传始建于曹魏时期,至明代再度兴盛,成为皖中地区寺庙之冠。 [8]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地处安徽第一侨乡——长临河镇东部的白马山脚下,距合肥市仅38千米,离县城店埠镇27千米。全场土地面积2080亩,其中可耕地1500多亩。现有果园500多亩,有金枝国槐、福建紫薇、深山含笑等珍稀品种树种260多个,以“山野”、“花果”、“泉水”为三大特色。先后被评为合肥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2A级旅游景区。 [9]

红色景点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撮镇瑶岗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5-08-05,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此指挥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85年,肥东县政府在此建立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共分九个部分:总前委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机要处旧址、秘书处旧址、后勤处旧址、警卫营旧址、医院旧址和《渡江颂》书画展厅。纪念馆现有实物、图片(表)700余件,以及将帅题词、书画作品108幅,党政领导题词36幅。
吴忠性故居
吴忠性故居
吴忠性故居座落在历史悠久的长临河古镇东街,是地图学家吴忠性教授的祖房。故居座南朝北,临街四间半正屋,正屋后面有二间厢房,厢房之间是天井小院,为砖木、小青瓦结构,具皖中古民居特色,建筑面积177平方米。故居后院有一口水井、一颗桑树,寓“桑梓之子”之意。故居现为肥东县文物保护单位,是加强群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10]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古代

包拯(999—1062年),肥东县包公镇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死后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拯以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而闻名于世,被人们号称为包公、包青天。
余阙(1303—1358年),肥东县长临河镇人,字延心,一字天心,自号青阳先生。元散文家、刑部主事。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至正十三年(1354年)出守安庆,任都元帅,迁淮南行省左丞。至正十七年(1358年)冬,为陈友谅部围困,次年城破身死,赠淮南行省平章。
吴复(1331—1383年),肥东县八斗镇大吴村人,字伯起,明朝开国大将。洪武十二年(1379年),论功受封为安陆侯,赐铁券。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病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予世券。
张德胜(1328—1360年),字辅仁,明朝开国名将。因伤殁于军中,追封其为蔡国公,谥忠毅,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亲定功臣位次,建功臣庙,张德胜名列第九。

近现代

李瀚章(1821—1899年),肥东县磨店人,李鸿章长兄。字筱泉,一作小泉。官至湖广、两广总督,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李鸿章(1823—1901年),肥东县磨店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王亚樵(1889—1936年),肥东县磨店人。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号称暗杀大王。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25年初,因刺汪精卫案发,赴广西梧州避难,被军统特务暗杀。 [11]
卫立煌(2025-08-05—2025-08-05),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
张劲夫(2025-08-05——2025-08-05),肥东县包公镇大张村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军区第一政委、国务委员、国家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顾委常委。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和谦(1926—2023年),肥东县长临河镇人。台湾地区高级军官,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官至“参谋总长”,现为台湾当局“战略顾问”。 [78]
罗本立(1928—2018年),安徽肥东人。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乙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2005年,因想要回乡祭祖,主动请辞。
刘盛纲,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生,安徽肥东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电子学家,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曾任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赵经彻(1936—2025),安徽肥东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79]
吴邦国(1941—2024),安徽肥东人。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80]
温光春,民国三十年(1941年)生,安徽肥东人。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徐承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生,安徽肥东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
周本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历任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主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执行会长等职。
刘湘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生,安徽肥东人。文学家、学者,中国国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蔡永祥(1948—1966年),安徽肥东人。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1966年为保护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成为继雷锋、王杰之后亿万人民学习的又一楷模。
丁玉兰,安徽肥东人。庐剧表演艺术家,合肥市庐剧团名誉团长,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传承人。
孙邦栋,肥东白龙人。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合肥市庐剧团艺术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文联委员、一级演员。荣获安徽省首届戏曲汇演表演一等奖。
凌云,1964年生,安徽肥东人。现任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 [43]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肥东县是国家园林县城 [12]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13]
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13-14]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15]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14]
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 [16]
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 [17-18]
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 [17]
中国散文之乡 [19-21]
安徽省庐剧之乡 [19]
安徽省诗歌之乡 [19] [21]
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 [19]
安徽经济十强县 [14]
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 [14]
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14]
安徽省教育强县 [16]
全省双拥模范县 [22-23]
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 [23]
2025-08-05,肥东县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 [24]、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5-26]
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7]、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28]
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9]、投资潜力100强。 [30]
2025-08-05,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31]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5]
2025-08-05,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32]
2025-08-05,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33]
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34]
2025-08-05,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35]“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36]
2025-08-05,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37]
2020年3月,入选2019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第2)。 [38]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39]
2025-08-05,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40]
2025-08-05,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41]
2025-08-05,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42]
2025-08-05,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45]
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名单。 [44]
2025-08-05,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46]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47]
2025-08-05,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38名。 [48]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49]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86名。 [50]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安徽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推荐公示名单。 [51]
2022年11月,拟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58]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78。 [59]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70]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4。 [60]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75。 [63]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69。 [64]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75。 [65]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7。 [66]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69]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73。 [67]
2024年7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县,排名第69。 [72]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8。 [73]
2024年10月,入选壹城智库“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2。 [75]
2024年12月,入选2024全国百强县市名单,排名第67 [74]
2025年5月,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表彰名单。 [84]
2025年7月,入选2025赛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8。 [97]

位置信息

播报
编辑
肥东县
左侧附件区囊性回声是什么意思 小孩的指甲脱落是什么原因 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九三年属什么生肖 男狗配什么属相最好
气血不足什么引起的 枸杞加红枣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藕色是什么颜色 什么东西能补肾壮阳 这是什么品牌
丙肝是什么 诸君是什么意思 漂脱是什么意思 内伤湿滞什么意思 什么葡萄品种最好吃
夏季什么时候最热 小狗可以吃什么水果 孕晚期高血压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枸杞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轻度脑萎缩是什么意思
碳酸饮料喝多了有什么危害hlguo.com 为什么呀hcv8jop7ns7r.cn 口腔经常溃疡是什么原因hcv7jop9ns4r.cn flour什么意思baiqunet.com feel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5r.cn
犹太人为什么叫犹太人hcv8jop0ns3r.cn zw是什么意思beikeqingting.com 感冒咳嗽可以吃什么水果hcv8jop8ns1r.cn 肺痈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4r.cn 四时感冒什么意思hcv9jop0ns2r.cn
同人文什么意思hcv8jop6ns4r.cn 八股文是什么hcv8jop3ns5r.cn 水杯什么品牌好hcv9jop6ns8r.cn 激素脸是什么样子hcv9jop3ns6r.cn 强身之道的强是什么意思jinxinzhichuang.com
阳虚吃什么中成药hcv8jop1ns0r.cn 胃糜烂吃什么药效果好hcv9jop3ns4r.cn 捞佬是什么意思hcv8jop5ns6r.cn pony是什么意思hcv9jop2ns9r.cn 吃什么食物养肝护肝zsyouku.com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