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风场
- 外文名
- wind field
- 类 别
-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术语
- 定 义
- 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不同的风
- 等级分类
- 一类风场、二类风场、三类风场
- 地方性风场
-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
等级分类
播报编辑
一类风场:参考风速为50m/s,年平均风速为10m/s,50年一遇极限风速为70m/s,一年一遇极限风速为52.5m/s;
二类风场:参考风速为42.5m/s,年平均风速为8.5m/s,50年一遇极限风速为59.5m/s,一年一遇极限风速为44.6m/s;
三类风场:参考风速为37.5m/s,年平均风速为7.5m/s,50年一遇极限风速为52.5m/s,一年一遇极限风速为39.4m/s。
地方性风场
播报编辑
海陆风
海陆风是海风和陆风的总和,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大流。海陆风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海水热容比陆地大,故降缓慢。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空的气温比海气温高、密度小而上升,使得海面上的冷空气过来补充,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气温下降得比较快,海面上的气温高于陆地,冷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1]
当地面出现海风时,高空则是陆风;而当地面出现陆风时,高空时海风。从而构成了海陆交界处的局地环流。湖泊、江河的水陆交界地带也会产生水陆风局地环流,称为水陆风。但水陆风的活动范围和强度比海陆风要小。
山谷风
山谷风是山风和谷风的总称。它发生在山区,是地形热力作用引起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主要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在白天太阳首先坡上,使山坡上空的大气温度比谷地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山坡上空的空气上的冷空气则沿着山坡上来补充,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这便是谷风。在情况恰恰相反时,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是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山谷风形成时,在高空则是暖气流,它们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山谷风出现时,常常有逆温层伴随而生,大气呈现固态,污染物难以稀释扩散。如果污染物卷入环流,将会长期滞留在山谷中,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城市热岛环流
产生城乡温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能耗水平高;
③城市上空笼罩着一层烟雾和SO2,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
风场峡谷效应
播报编辑
定义
由于建筑物林立,城市对自然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城市高大的建筑物林立,风在城市高大建筑物之间穿过时,犹如穿行在高山之间的峡谷一样,风力变大风速加快,这就是风场峡谷效应或者风场狭管效应。 [3]
影响
风场峡谷效应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对城市中的树木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对城市交通和设施造成隐患。
实例
祭风场
播报编辑
具体的仪典如下:
农历正月初三,祭天大典
农历二月初八,祭三朵神
农历三月五日,祭东巴神会
农历五月十五,祭自然神
农历八月十五,祭风、举行盛大的松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