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都区,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北纬37°东经114°,辖区面积122.5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8月,襄都区辖4个镇、1个乡、7个街道。 [29]截至2024年8月,襄都区常住人口为45.9万人。 [13] [38]
襄都区作为邢台历史文化的源头和城市建设的原点,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是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1981年4月建区,原名桥东区,2020年6月区划调整改为襄都区。襄都区是邢台市的中心城区,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京港澳高铁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首都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圈交汇处,距北京380公里、天津43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20公里,距济南、郑州、太原均在300公里以内。京港澳高铁、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 [29]
襄都区辖区内邢州古城景区是邢襄文化体验首选地,至今保留了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天宁寺和道德经幢、重修于明代的清风楼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官道,长约十余华里,是华北地区最早形成的南北轴线。 [29]
2022年,襄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 [22]
- 中文名
- 襄都区
- 外文名
- Xiangdu District
- 行政区划代码
- 130502 [2]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河北省邢台市
- 地理位置
- 邢台市中部
- 面 积
- 122.51 km2 [13] [31]
- 下辖地区
- 7个街道、4个镇、1个乡 [14]
- 政府驻地
- 顺德路201号
- 电话区号
- 0319
- 邮政编码
- 054001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45.9 万 [12] [38](截至2024年8月)
- 车牌代码
- 冀E
- 地区生产总值
- 167.9 亿元 [22](2022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公元前17世纪,邢氏族聚居冀南,以族名命地为“井”,即“邢”。
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为京畿地,经祖辛、沃甲、祖丁等王,历时百余年。
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历时四百余年。
前453年,邢为赵国所属。赵王之子赵襄子曾食采于邢。
汉元年(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为常山国都。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置襄国县,属赵国。
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隶冀州魏郡。三国时仍名襄国县,属魏国,隶属冀州广平郡。
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羯人石勒纳张宾之策,进据襄国。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立州,复改襄国郡为县,曾隶洺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襄国县改称龙冈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置襄国郡,治领龙冈。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襄国郡为邢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罢邢州,改钜鹿郡。
唐至德二年(757年)复为邢州,龙冈属之。
五代时期(907年至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在邢地置邢州,治龙冈县。
宋建隆元年至重和元年(960年至1118年),仍置邢州。
元中统三年(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台建元帅府。同年九月,忽必烈特取《易经·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诏升邢州为顺德府。
元至元二年(1265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隶属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直隶京师。清代基本沿用明制,隶属关系未变。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留县,邢台各县属直隶省冀南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15日,日本侵占邢台,设伪顺德道。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同年9月25日析邢台县城厢建邢台。
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市桥东区成立。 [3]
2020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调整邢台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邢台市桥东区更名为襄都区,襄都区人民政府驻南长街街道顺德路229号。同意撤销邢台县,将原邢台县的豫让桥街道、晏家屯镇、祝村镇、东汪镇划归邢台市襄都区管辖。 [1]
2024年1月,火炬街道、东汪镇2个街镇不再由市经开区托管,恢复由所在行政区襄都区管理。 [25]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8月,襄都区辖4个镇:东汪镇、晏家屯镇、东郭村镇,祝村镇,1个乡:大梁庄乡,7个街道:火炬街道、北大街街道、南长街街道、西门里街道、西大街街道、泉东街道、豫让桥街道。 [14] [29] [56]另有一个经济开发区(邢台旭阳经济开发区), [4]襄都区人民政府驻南长街街道顺德路229号。 [13]
名称 | 政府驻地 | 下辖大社区/村 |
---|---|---|
南长街街道 | 平安路99号 | 北关社区、博物馆社区、东关社区、清风楼社区、开元寺社区、东卫生街社区。 |
北大街街道 | 中兴东大街309号 | 牛市新街社区、府前街社区、新兴东社区、东方社区、五一桥社区、顺德新街社区。 |
西大街街道 | 羊市街192号 | 羊市街社区、南羊市道社区、丰仓社区、塔林社区、新西街社区。 |
西门里街道 | 凤麟街与红星街交叉口 | 铁路西社区、学府社区、西寺社区、西关社区、顺德北社区。 |
泉东街道 | 泉北东大街307号 | 白塔社区、邢州社区、豫让桥社区、翟村、长信村、新合庄村、辛店村。 |
豫让桥街道 | 开元北路689号 | 东方红郡社区、南王段村、界家屯村、先于村、北张家屯村、三合庄村、永兴村、蔡家屯村、吕家屯村、高家屯村、南张村、北张村、东郭庄村、北小吕村、席家屯村、大色村、苏家屯村、羊村。 |
东郭村镇 | 东郭村新街5号 | 南陈村社区、北陈村社区、柴家庄社区、开元路社区、龙泉社区、南康庄村、新华村。 |
祝村镇 | 政府街3号 | 吴城社区、南小吕社区、北康庄社区、祝北村、任住村、南张家屯村、石西村、石东村、石北村、相家屯村、唐家庄村、大吕村、武家桥村、祝南村、双楼村、中兴村、南大树村、吴村、王家屯村、辛兴铺村、河曲村、李道村、西孙才村、东孙才村、前屯村、后屯村、铁楼村、东大树村、南盖宗村、张家庄村、东孟家庄村、阎家庄村、西大树村、洛村、祝中村。 |
晏家屯镇 | 致富街 | 阳光尚城社区、福林庭院社区、晏家屯村、赵家屯村、北景家屯村、北王段村、王家庄村、城界村、新兴村、辛庄村、庞马村、太平村、新野河村、陈家屯村、石相村、东石村、丰裕村、薜家屯村、孝子村、心长村、北盖宗村。 |
大梁庄乡 | 襄都北路99号 | 新营社区、辛庄社区、新吴庄社区、平安路社区、李家庄社区。 |
火炬街道 | 中兴东大街888号 [49] | 张家庄社区、大梁庄社区、西梁庄社区、朱家庄社区、田家庄社区、金宏社区、盛东社区、丽江社区、东静庵北街社区、东静庵南街社区、西静庵社区、黄家屯社区、永红庄社区 [48] |
东汪镇 [28] | 邢台经济开发区龙泉东大街1268号 [47] | 龙泉社区、东汪社区、东小汪社区、袁家店社区、前晋祠社区、武家庄村、华庄村、后晋祠村、王庄村、七里桥村、大贤村、王麻村、任麻村、郝麻村、赵麻村、景家屯村 [64]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襄都区
地形地貌
襄都区地处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的冲积平原上。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绝对高度东西为56米~97米,平均坡度为3.6%;南北为海拔78米~66米,高差12米,平均坡度0.95%;平均海拔为76.8米。 [19]
气候
襄都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大,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2℃~14℃,其中1月为最冷,平均气温在-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 [19]
水文
人口
播报编辑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5-08-07零时,襄都区入住人口362857人,占全市人口5.10%。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比49.14%;女性人口占比50.86%。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占比19.71%,15~59岁人占比64.72%,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4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2.96%。 [12]
截至2022年11月,襄都区常住人口为36.3万人。 [13]截至2024年8月,襄都区常住人口45.9万人。 [38]
政治
播报编辑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李秀娟 |
区长 | 尚小云 |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宋延路 |
区政协主席 | 武立强 |
截至2024年8月 [24] [30]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2年,襄都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7.9亿元,同比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可比增长7.0%。 [22]
2021年,襄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7.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亿元,公共预算支出1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57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 [17]
第一产业
2020年,襄都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农业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22.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率达到95%。 [16]2021年,襄都区新增“万元钱”面积4570亩。 [17]2023年,襄都区推动农业特色化、精品化转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数智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金牧粮草、创荣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发展壮大。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良种繁育,建设育种基地,种业发展开拓新局面。 [22]
第二产业
2023年,襄都区签约引进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290亿元,实施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37亿元;争列省市重点在建项目17个,总投资34.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66亿元,投资完成率112%,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均为全市第一。发挥中煤旭阳等龙头企业“领跑”作用,强化保通保畅,加快复工复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促进工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产业链项目16个,完成投资3.3亿元。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16.8%。 [22]
第三产业
作为全市商贸中心,襄都区通过城市改造和业态更新,构建了北、中、南协调发展的大商贸产业格局,北部打造邢州大道大健康产业带,中部打造以天一城、万达、世贸天街等商圈为支撑的中央商务核心区,南部打造以金太阳商贸城、百泉果品批发市场等为支撑的现代物流集散地。 [13]2022年,襄都区加大“一网通办”服务力度,搭建“云上相见、码上代办”服务平台,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达99%,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全市领先。完成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和颐高双创城数字化服务中心建设,培育电商带头人400余名。 [22]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公路
京港澳高速、邢汾高速、邢衡高速、邢临高速、107国道等公路干线穿境而过。
铁路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事业
2022年,襄都区认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先锋电子、河北心神等6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9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建设3000平方米以上众创空间3家、星创天地2家。
2022年,襄都区13家规上企业归集研发投入5.4亿元,同比增长30%;技改投资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5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高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达到4.91件。 [22]
教育事业
2022年,襄都区雷锋小学建成投用,完成北关小学、城界小学、南园路小学等学校改造提升,新增教学用房1.9万平方米、小学学位1665个、初中学位60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所,襄都区第二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认定。 [22]
幼儿园 | ||||
邢台市第一幼儿园 [39] | 邢台市第二幼儿园 [39] | 邢台市襄都区第一幼儿园 [40] | 邢台市襄都区第二幼儿园 [41] | 邢台市襄都区第三幼儿园 [42] |
邢台市襄都区第四幼儿园 [43] | 邢台市襄都区第五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六幼儿园 [45] | 邢台市襄都区第七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八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九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十幼儿园 [46] | 邢台市襄都区第十一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十二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十三幼儿园 [44] |
邢台市襄都区第十四幼儿园 [44] | - | - | - | - |
民办小学 | ||||
邢台市襄都区汇文学校 [57] | 邢台英华小学 [58] | 邢台市襄都区树人小学 [59] | 邢台市襄都区菁华浩扬概念小学 [60] | 邢台市襄都区尚德小学 [61] |
公办小学 | ||||
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 邢台市辛庄小学 | 邢台市龙泉小学 | 邢台市雷锋小学 | 邢台市马路街小学 |
邢台市北关街小学 | 邢台市逸夫小学 | 邢台市家乐园小学 | 邢台市新华南路小学 | 邢台市弘毅小学 |
邢台市南园路小学 | 邢台市东大街小学 | 邢台市立德小学 | 邢台市顺德路小学 | 邢台市三义庙小学 |
邢台市东牛角小学 | 邢台市南康庄小学 | 邢台市南陈村小学 | 邢台市平安小学 | 邢台市长信小学 |
邢台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 |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小学校区 | 邢台市第二十八中学附属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豫办实验学校 | 邢台市襄都区豫办白塔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豫办大色学校 | 邢台市襄都区豫办张村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双楼中心学校双楼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双楼中心学校石井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双楼中心学校北康庄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祝村中心学校祝村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祝村中心学校西大树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祝村中心学校王琇爱心学校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城界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庞马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石相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东石村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心长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孝子村完全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中学附属小学 |
邢台市崇德小学 | 邢台市信德小学 | 邢台市襄泉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张家庄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朱田庄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东静庵北街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东静庵南街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前晋祠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旭阳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赵麻村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武家庄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景家屯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东汪小学 | 邢台市襄都区实验小学 [63] | |
公办初中 | ||||
邢台市第三中学 |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初中校区 | 邢台市平安中学 | 邢台市第四中学 | 邢台市第七中学 |
邢台市第十中学 | 邢台市第十五中学 | 邢台市第二十八中学 | 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中学 | 邢台市思源中学 [50] |
邢台市襄都区东汪初级中学 [62] | ||||
民办初中 | ||||
邢台市开元中学初中部 [51] | 邢台市追光中学 [52] | 邢台市育才中学 [55] | 邢台市英华中学 [53] | 邢台市襄都区汇文学校 [54] |
邢台精英中学 [55] | - | - | - | - |
普通高中 | ||||
邢台市第二中学 | 邢台市第三中学 | 邢台市第四中学 | 邢台市第七中学 | 邢台市第十中学 |
邢台精英中学(民办) | 邢台市开元中学(民办) | 邢台市大成中学(民办) | 邢台市追光中学(民办) | 邢台启晖高级中学(民办) [66] |
中等专业学校 | ||||
邢台市精英职业高中 | 邢台民进经济管理中等专业学校 | 邢台英才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 - | - |
高等院校 | ||||
邢台学院 | - | - | - | - |
[32-37]
医疗卫生
2022年,襄都区着力提升医养服务。建成小区卫生站130个、一体化村卫生室30个,实现村医村室全覆盖。创建省级托育服务机构试点5家,设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37个,晏家屯镇康复中心建成投用。持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家庭提供健康服务和上门巡诊23万余次。 [22]
襄都区现有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省眼科医院、邢台市中医医院三所三甲医院 [26],邢台市第一医院(邢医第一附属医院)、邢台市第四医院(邢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邢台市第五医院(邢台市传染病医院) [27]、邢台市第六医院(邢台市精神卫生中心)、邢台市第七医院(邢台市肛肠病医院)、襄都区医院等市、区级医院。
文化事业
2022年,襄都区着力繁荣文化事业。建设城市书房11家,创建“家庭图书馆”130余个,利用公众号、抖音等发布非遗探店、文艺活动视频,播放量20万余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2]
社会保障
2022年,襄都区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承担的省民生工程和市、区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如期兑现承诺。
2022年,襄都区着力推进稳岗就业。加大援企力度,拓展就业渠道,持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617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着力强化社会保障。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扩面1.8万余人,发放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资金1810万元;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后评估”。 [22]
城镇建设
2022年,襄都区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市一院改扩建、豫让桥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33个,全年完成投资46.3亿元;新建、续建平安路、银泉大街等市政路网6条,改造老旧小区88个,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拆违拆迁26万平方米,总量全市第一。
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下绣花功夫精细整治城市“顽疾”、卫生死角及各类不文明现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有效,在28个省级文明城区年度测评中位列第三,全市考核排名第一。围绕群众便利出行,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1288个,立体停车位438个,超额完成市定任务。以点带面推进垃圾分类,打造示范街道片区2个、示范社区4个,我区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部署暨示范建设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打好农村问题厕所“歼灭战”,坚决彻底整改,不漏一户一厕,问题厕所实现动态清零,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辛庄、北王段等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美丽乡村5个。 [22]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襄都区作为邢台历史文化的源头和城市建设的原点,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是华夏版图上建城历史排名第三的地方,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至今保留了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和道德经幢、重修于明代的清风楼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官道。邢台俗称牛城,在襄都区可以看到由东西牛角两村、南北长(肠)街、牛尾河、四水坑等构成的“牛”的形态布局。历史上用繁华写就的顺德府好南关就在襄都区,为“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以商贸命名的牛市街、羊市街、马市街、花市街、靛市街、珍珠街等街区和凝聚商住建筑之美的布袋院,都见证了繁荣兴盛的商业史。好南关之说名扬四海、广为流传。 [13]
襄都区拥有八大核心价值特色:邢襄文化的起源、发展、延续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孕育地;遍布四野的古泉、古水、古河;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和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形态典型的古代北方府县城“卧牛城”;世代传承的传统美德与礼仪文化;商业兴盛的“邢台好南关”;彪炳史册的冀南革命老区。辖区内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四片。 [5]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邢台清风楼
邢台清风楼,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府前南街北端,原顺德府衙南,是邢台古城的中心。据《顺德府志》记载,清风楼“建自唐、宋”,后因战乱等故被毁坏,宋元各朝均有修葺,是邢台市地标性建筑之一。邢台清风楼是邢台市的城市原点所在,郡楼远眺自古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2019年10月,邢台清风楼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6]
邢台开元寺
邢台开元寺,又名大开元寺、东大寺,位于邢台市襄都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开元北路88号,始建于隋唐时期,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中国历代名刹。隋文帝时名“泛爱寺”,兴塔供舍利。唐武则天敕封为“大云寺”,唐玄宗更名为开元寺,元朝忽必烈曾再次幸临,赐名为大开元寺。唐代先后两次在本寺立六祖大师碑,为重要的禅宗道场。唐、元时期皆为皇家寺院。
邢台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区之一,大开元寺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大开元一宗”又称“贾菩萨宗”的祖庭。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开元寺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天宁寺前殿
天宁寺,位于邢台市襄都区,天宁寺始建于唐初,原名“华池若兰”,宋徽宗政和年间赐名为天宁万寿禅林。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史料记载说,在大唐初年,官府在邢州城内西侧一个满池莲花的水塘旁,建起一座叫华池若兰的寺院。
寺院建成后,高僧设坛讲经、礼佛皈僧,佛事活动空前昌盛,成为佛徒信众修行的好去处。宋代的时候,华池若兰已经成为中原重要禅林道场,宋徽宗政和年间,赵佶赐名华池若兰为天宁万寿禅林,成为邢州城内的又一座皇家赐建寺院。当时寺内香火很盛,规模更加空前。为了给邢州祈福,在天宁寺竖起了数十尺高《天宁寺尊胜陀罗尼经幢》。
2013年5月,邢台天宁寺前殿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8]
道德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时任邢州刺史李质造立,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较好、年代较早且形体较大的石刻道德经幢,现位于邢台市襄都区。1982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原位于邢台古城的龙兴观内,解放后移植到邢台市襄都区南长街办事处后院内,现立于清风楼北边的清风游园内。此类道德经幢在全国现仅存三座,尤其珍贵。
2013年5月,邢台道德经幢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8]
邢台火神庙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即原顺德府火神庙,位于邢台市襄都区府前西街南端,残存古城墙的西侧,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后代曾有修缮。现存建筑六座:火神宝殿、东西配殿、库官殿、奶奶殿、送子殿,均为在原址上修复重建,仍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
火神庙有完整的院落,东西长39米,南北宽50米,其中包括一段长38米、宽12米的古城墙,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火神宝殿坐北朝南,悬山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8.5米,进深四间10.1米,其中前部两间为卷棚顶抱厦三间,面阔同殿身,殿身构架为七架梁用三柱,梁柱多为自然材,前檐用一斗三升斗拱,共八攒,前部抱厦四架梁用二柱,抱厦与殿身顶部相交处形成天沟。殿内有塑像为火神及侍从;东配殿为药王殿,西殿为瘟神殿,均为绿琉璃瓦剪边的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灰瓦硬山顶。内院北段为奶奶殿,又称寝宫,面阔三间,塑有火神夫人。东侧为送子殿,坐东朝西,面阔一间,塑抱子老母。寺庙内还存有明、清重修碑九通。现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
顺德府衙
顺德府,是邢台元、明、清三代行政建制的名称,顺德府衙是当时最高官府所在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为邢台古城的中心,共有建筑群二十余处。计有襄子殿、阳春堂、戒石亭、古邢台、清风楼、儒学、国土书院、名宦祠和乡贤祠、三贤祠和刘太保庙等。自建城以来,这个位置就长期做为邢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每一个故事,都与古邢台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古邢台一个发展阶段的缩影,同时代表、包容着邢台的深厚文化。从邢台官制的设置上讲,也是唐宋邢州刺史府的延续。
布袋院
布袋院为邢台古城院落名。因院落纵深形如布袋而名,为冀南地区独有的院落形式。开侧门,通过甬道、影壁向内拐入。形制为前店铺,轴线上两侧起厢房,中有穿廊,后为住宅,北端起楼。以三进院、五进院为多。富裕大户为七进院落。布袋院使用功能相当完备。前有店铺用房,两厢有各阶层用房,后有管家及主人用房。院墙高筑,封闭严密。作为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邢台市,是华北地区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邢台的历史,一是时间长,无断代;二是经济社会比较发达。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邢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城市体系,而这其中,布袋院便是这些物质文化遗存中宝贵的活化石。 [18]
邢台博物院
邢台博物院,位于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北路181号,总建筑面积78000平方米,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邢台博物院整体建筑风格为唐风元韵,共有井地长风、千年邢窑、邢国史迹、走进古墓、携石昭华、百年大业、邢襄记忆及珍贵文物展等8个常设展陈,馆藏文物11454件(套),珍贵文物1355件(套)。 [20-21]
邢台园博园
河北省第三届(邢台)园林博览会选址位于襄都区邢台中央生态公园范围内,以“太行名郡·园林生活”为主题,“梦回太行,园来是江南”为副主题,“城市绿心·人文山水园”为定位规划建设园博园。总占地面积4621亩,总投资约36亿元。水系面积约1600亩、绿化面积约2310亩、建筑总面积约18.7万平方米。空间架构为“一核、两岸、五区、多园”,功能分区为燕赵风韵区、城市花园区、创意生活区、邢台怀古区、山水核心区。拥有留香阁、竹里馆、山水居、知春台、水心榭、香雪斋、饮静湾等古典园林景点。 [10]
邢台古城景区
邢台古城景区由清风楼、开元寺、邢台博物馆、历史文化公园、好南关布袋院等历史文化景点组成。 [65]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20年12月,襄都区被授予“第二届“河北省文明城区”称号。 [11]
2022年1月,襄都区入选河北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2017-2020年度平安河北建设示范县(市、区)名单。 [15]
2023年10月,襄都区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