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许昌市代管,属河南省财政直管县 [106],简称“钧”,古称阳翟、钧州、颍川,别称夏都、钧都、药都 [1],地处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南平原过渡地带,地形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5],属温带季风气候,面积1469平方千米。 [120]截至2025年6月,禹州市辖5个街道、19个镇、2个乡。 [1] [118]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常住人口110.24万人。 [144]
禹州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先后为夏朝都城、韩国都城,秦汉颍川郡、金元明清历朝州府治所;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全市地面历史文化遗存两千余处。境内有神垕古镇、钧官窑址博物馆、大鸿寨、中国钧瓷文化园等旅游景点,孕育出韩非、吕不韦、张良、吴道子、晁错、褚遂良、郭嘉、司马徽等历史名人。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S103、S237、S325与郑栾、盐洛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郑渝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拥有城市森林植物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颍河水利风景区。 [1]2023年,入选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 [115]
2024年,禹州市生产总值7833073万元,比上年增长7.2%。 [144]
- 中文名
- 禹州市
- 外文名
- Yuzhou City
- 行政区划代码
- 411081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河南省许昌市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中部
- 面 积
- 1469 km2
- 下辖地区
- 5个街道、19个镇、2个乡
- 政府驻地
- 颍川街道禹王大道99号
- 电话区号
- 0374
- 邮政编码
- 461670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110.24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 车牌代码
- 豫K
- 地区生产总值
- 7833073 万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夏,禹州称“夏邑”或“夏国”。夏禹始封于此。禹死后,子夏启打破禅让制传统,夺取天子之位,即位于夏邑,开启王位世袭制。夏启召集各地部落与酋邦在钧台举行盟会,确立自己的地位。夏少康复国后,建都于少康城(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
商,仍为夏邑。商汤封夏禹后裔于此。
周武王时,封武王之弟于康(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春秋时期,禹州属郑国,称“栎邑”。战国时期,韩景侯九年(前400年),韩被周室承认为诸侯国,建都于此。遂改栎邑为阳翟。哀侯二年(前375年),韩灭郑,迁都于郑(河南省新郑市)。懿侯五年(前370年),又从新郑迁回阳翟定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置阳翟一带为颍川郡,郡治阳翟。秦末,项羽、刘邦先后攻占阳翟,并分别封韩室后裔为王,都于此。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高祖封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翌年韩王信迁故都太原,阳翟复为颍川郡治、辖17县。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州,阳翟属豫州颍川郡,郡治阳翟,领18县,宣帝和元帝时,增颍川郡属县分别为19和20个。新朝天凤元年(14年),王莽按其军事编制,改颍川郡为左队郡。辖区与郡治未变。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左队郡复为颍川郡,归豫州,郡治阳翟,领17县。
魏、蜀、吴三国分治,阳翟属魏。魏黄初元年(220年),阳翟改属豫州部河南郡,为阳翟县,颍川郡治东迁许昌。
晋朝,禹州仍为阳翟县,属司州部河南郡。东晋时阳翟县改为阳翟郡,曾先后属前、后赵,前、后秦和燕。
南北朝初,阳翟属南朝宋,归豫州,颍川郡寄治睢阳。领阳翟。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阳翟分为阳翟、阳城两郡。东魏兴和元年(539年),仍置阳翟郡,原阳翟县划为阳翟、黄台(郭连乡黄台村)两县,均属阳翟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翟郡,以阳翟属襄城郡,隶汝州。大业元年(605年),黄台县并入颍川县,隶属豫州部襄城郡管辖。
唐武德三年(620年),析阳城、嵩阳、阳翟各一部,复置康城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康城县,并入阳翟县。龙朔二年(662年),阳翟县又改归河南府洛州管辖。会昌三年(843年),阳翟复归许州颍川郡管辖。
后梁,阳翟县属许州匡国军管辖。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阳翟县均属西京下属的许州忠武军管辖。
宋金,阳翟县属于京西北路下属的颍昌府管辖。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主中原,宋室南迁。阳翟县归金管辖。金天会八年(1130年),伪齐刘豫在阳翟设颍顺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颍顺军升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南京即河南省开封市);并设阳翟县为“附郭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境内有钧台旧址,颍顺州更名为“钧州”,仍属南京路。钧州辖3县。
元朝,仍沿钧州建置,治阳翟。至元二年(1265年),原隶郑州的新郑、密县亦改属钧州,共领三县。
明初,仍为钧州,归开封府管辖。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撤销阳翟县,钧州领新郑、密县两县。隆庆四年(1570年),新郑从钧州划出,钧州仅领密县。万历三年(1575年),因避皇帝朱翊钧讳,钧州改为禹州。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第二次攻下禹州,遂在禹州设均平府,辖27县,改禹州为均平县。
清顺治二年(1645年),仍设禹州,归开封府管辖,领密县一县。康熙元年(1662年),密县改隶开封府,禹州不再领县。雍正二年(1724年),升禹州为直隶州,领新郑、密县二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禹州由开封府改为许州府管辖。乾隆六年(1741年),禹州复改归开封府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3月1日,禹州改为禹县,隶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2日,改隶开封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27日,改属河南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1945年)3月,根据中共河南(豫西)区党委指示,在禹县、密县交界成立中共河南(豫西)区党委第四地委、四专署、四分区。为了开展地方抗日工作,在扒村建立中共禹县县委和禹县抗日民主政府。4月,在鸡山村成立中共禹密新中心县委、禹密新办事处。7月,在神垕组建中共禹郏县委和禹郏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五(1946年),河南又划成12个区,禹县属第一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许昌县、禹县交界设许西县,存在时间较短,多未形成真正的建置和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禹县,先后曾隶河南省许昌专署和许昌市。 [117]
2025-08-06,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后升级为省直管县(市),但仍由许昌市代管。 [3] [119] [133]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禹州市行政区划唐朝以前无从考证,仅从出土文物中得知有三封乡,龙怀里。
宋,沿唐制,依旧实行乡里制。境内有旧学乡、晋台乡、大儒乡、大騩乡、三封乡等。
元朝,改乡为都,境内分为十三都七十五里。城关:在城都;城东:琅城都、谢村都;城西:红畅都、宜阳都、神林都、玲珑都;城南:闫寨都、张得都、黄村都;城北:苌庄都、七里都、张翁都。
明初,改为四都六十里,后废都存里。
清初,改为四十里。康熙十二年,改行里甲制,全境分为十里,每里十甲;
名称 | 辖区 |
---|---|
文峰里 | 辖红畅、神垕、张家楼三个集镇 |
万柏里 | 辖梁北、张得两个集镇 |
礼临里 | 辖黄榆店、小吕、范坡三个集镇 |
颍川里 | 辖朱家堂、朱成镇、黄岗店三个集镇 |
镇定里 | 辖褚河、东义镇、郭连、张涧四个集镇 |
紫金里 | 辖龙屯埔、古城寺、水磨河、祁王店、无梁庙五个集镇 |
锡章里 | 辖蔡家寺、刘家村、??村三个集镇 |
钧阳里 | 辖颍河镇、张翁店、兴隆镇、花石头、王桥铺、苌庄、白沙、白衣阁八个集镇 |
镇峰里 | 辖龙池、顺店、方山、彭家村、唐庄五个集镇 |
义让里 | 辖晋家村、火龙庙、方家岗、银河镇、文殊店五个集镇 |
民国元年(1912年),全境改为十一区,区下设保;城关为第一区,由文峰里到义让里分设第二区到第十一区。民国二十四年,又在区与保之间增设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撤区属,废联保。改成镇,下设保。全境辖20个镇,分别为:城厢、犊水、梁北、顺店、花石、古城、郭连、龙池、褚河、无梁、朱城、张得、东张、方岗、文殊、神垕、鸿畅、方山、官山、康城。
民国三十八(1948年)9月,禹境解放,设八个区。分别为:一区(城关)、二区(方岗)、三区(神垕)、四区(花石)、五区(罗集)、六区(古城)、七区(郭连)、八区(张得)。
1952年,将禹境东北大刘村、桃楼、白庄、汪庄、窑口、孙庄等六个自然村划归长葛县。
2025-08-06,全境又划分为67个小公社。
1962年6月,建13个区、2个镇。2个镇:城关镇、神垕镇;13区:郭连区、古城区、浅井区、花石区、顺店区、方山区、陈庄区、鸿畅区、张得区、范坡区、褚河区、火龙区、城关区。
1968年,撤区镇、并小公社;全境共分为21个公社。城关、神垕、方山、顺店、无梁、鸿畅、梁北、古城、火龙、文殊、鸠山、褚河、郭连、范坡、朱阁、浅井、花石、张得、苌庄、小吕、磨街。后又从文殊公社和火龙公社划出22个大队组成方岗公社。
1984年4月,撤社建乡、镇,同年11月建山货乡。
1985年6月,方山乡撤乡建镇。
1987年,无梁乡撤乡建镇、顺店乡撤乡建镇。 [5]
2000年,文殊乡撤乡建镇。 [130]
2009年,鸠山乡撤乡设镇(2025-08-06正式撤乡设镇)。
2010年,褚河乡撤乡设镇(2025-08-06正式撤乡设镇)。
2011年,范坡乡、郭连乡、朱阁乡、浅井乡撤乡设镇。
2012年,方岗乡、花石乡撤乡设镇。
2025-08-06,张得乡撤乡建镇。
2025-08-06,小吕乡撤乡建镇。 [7]
2021年10月,撤销褚河镇设立褚河街道,实行城市管理体制,褚河街道管辖范围为原褚河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褚河镇政府驻地。 [101-102]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6月,禹州市辖5个街道、19个镇、2个乡:颍川街道、夏都街道、韩城街道、钧台街道、褚河街道、神垕镇、方山镇、顺店镇、无梁镇、鸿畅镇、梁北镇、古城镇、火龙镇、文殊镇、鸠山镇、郭连镇、范坡镇、朱阁镇、浅井镇、花石镇、张得镇、方岗镇、苌庄镇、小吕镇、磨街乡、山货乡。 [1] [118]市人民政府驻颍川街道禹王大道99号。 [116]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带, [127]在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东南接建安区、长葛市、襄城县,北靠郑州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西及南部连平顶山市汝州市、郏县, [5]总面积1469平方千米。 [120]
禹州市
地质
地形地貌
禹州市,处于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南平原的交接部位,北部、西部为山地丘陵,中部和东南部为冲积平原,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点(西大洪寨山)1150.6米,最低点(范坡镇新前一带)92.3米。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其中平原占40.8%,岗地占30.6%,丘陵占14.7%,山地占13.9%。其中水域4.5平方千米。
气候
禹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
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
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3.0℃~16.0℃之间。最暖年是1961年,年平均气温为15.7℃。较冷年是1984年,年平均气温为13.6℃,暖、冷年相差2.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发生在1972年6月;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9℃,发生在1958年1月和1971年12月。最热月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7.6℃;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0.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以上的初日平均为2月11日,终日为12月21日,其间积温为5176.6℃。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50毫米左右,最多年为1073.8毫米,发生在1967年;最少年为442.3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季节降水量分布悬殊,全年以夏季(6—8月)雨水最为集中,平均达353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4%。秋季和春季雨量分别为151毫米和12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3%和19%。冬季雨雪稀少,平均降水量仅25毫米,占年平均的4%。
禹州市处于大陆季风区,风向、风速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平均风速每秒为2.5米。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常年主要风为东北风。历年年平均无霜期为218天,最长达248天(1977年),最短只有179天(1962年)。最低气温≤2.0℃为霜冻指标,霜冻平均初日为11月1日,平均终日在4月5日,间隔日数为155天。
水文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矿产资源
禹州市境内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陶土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34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被国务院列入成长类资源型城市;水泥灰岩储量45.91亿吨;铝矾土矿蕴藏量约2亿吨。 [120]
煤 | 据2000年勘察结果,禹州市境内煤田总储量为96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8.2%。禹境四周均有煤田分布,具体可分为7个区域:(1)梁北区;(2)三峰山—大刘山区;(3)弥陀寺区;(4)方山-白沙区;(5)张堂区;(6)扒村—玩花台区;(7)褚河—许昌灵井区。可供建井的井田15处,已利用(生产井和在建井)13处。禹州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群、二叠系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煤系总厚720米,自上而下共分9个煤组,一般含煤27层,最多达89层,煤层总厚度15米左右。 | |
铝矾土 | 铝矾叠土在禹州市境内分布较广,蕴藏量约2亿吨,已查明有7000万吨,为禹境主要矿产之一。主要分布于方山、苌庄、磨街、鸿畅、浅井、文殊、鸠山、神垕等地,有3个中型矿床和7个小型矿点,其他山区也有少量分布。禹境产的铝矾土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 | |
铁矿 | 赤铁矿 | 从矿种分布地区和含量上看,山西式赤铁矿主要分布在方山、玩花台、扒村、朱屯、北沟至清岗涧一带。登封式假象赤铁矿主要分布在圪垃垛山、乱石山、马鞍驮山、红石峪、牛山、兰花山等地。层岭式赤铁矿主要分布在五旗山、方山、大涧、祖师庙、大小楼山等地。 |
钛磁铁矿 | 主要分布在扒村、摘星楼山、鹁鸽崖山一带。 | |
烧铁矿 | 主要分布在圪垃垛山、马鞍驮山一带。 | |
陶瓷土 | 主要分布于神垕、浅井、扒村、方山、文殊、磨街、鸿畅一带。因境内陶瓷土储量丰实,形成了神垕、城区、扒村、方山四大陶瓷生产基地。 | |
石灰岩 | 石灰岩遍布禹境大部山岭、可作刻碑等石料,也可烧制成石灰、水泥。其开采加工多集中在禹州城北部的无梁、浅井一带。诸侯山、老龙山为最。 | |
料石矿 | 砚石 | |
花石 | 俗称“五彩石”、“娘娘石”、“面疙瘩石”。分布在浅井镇的艾鹤坪山北,光滑如玉,水浸后五彩缤纷,大如鸽卵,小如珍珠。 | |
耐火石 | 主要分布在苌庄、浅井、花石一带。 | |
其他矿藏硫磺矿、磷矿、铜矿等。 |
土地资源
禹境土壤划分为褐土、砂姜黑土、潮土、棕壤等4个土类,包括8个亚类、19个土属,43个土种。土壤分布土壤的分布规律,是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使用的表现。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2年末,禹州市常住人口11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67%,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 [129]
截至2023年末,禹州市常住人口11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65%,比上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8万人,出生率7.14‰;死亡人口1万人,死亡率9.14‰;自然增长率-2.00‰。 [136]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常住人口110.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8万人,出生率7.24‰;死亡人口1万人,死亡率9.04‰;自然增长率-1.81‰。 [144]
政治
播报编辑
市委书记 | 时间 | 市长 | 时间 |
---|---|---|---|
1988.08—1991.06 | 1988.07—1991.07 | ||
于喜秀 | 1991.06—1994.10 | 1991.11—1994.10 | |
李蓬洲 | 1994.10—1997.08 | 1995.03—1997.08 | |
张文深 | 1997.08—2001.03 | 阎俊超 | 1998.03—2000.08 |
2001.03—2009.07 | 2000.08—2002.08 | ||
2009.08—2012.07 | 张明山 | 2003.02—2007.04 | |
王宏伟 | 2012.07—2014.02 | 蔡全法 | 2007.04—2009.07 |
王志宏 | 2014.03—2016.03 | 2010.02—2013.06 | |
2016.05—2020.04 [13] | 2014.02—2014.03 | ||
2020.05—2024.05 | 2015.01—2016.05 | ||
2024.05— [134] | 2016.05—2020.12 [11] | ||
2021.03- [4] | |||
参考资料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3年,禹州市生产总值7611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815万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3214378万元,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3982475万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42.2/5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666元。 [136]
2024年,禹州市生产总值7833073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962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749597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663514万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3/47.9/4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843元,比上年增长7.5%。
2024年,禹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9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8.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8%。民间投资增长26.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8.7%,工业投资增长62.9%。
2024年,禹州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3998万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税收收入224170万元,下降16.6%,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4%,比上年减少8.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9536万元,下降5.8%。其中,教育支出141270万元,增长0.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2523万元,增长0.6%;医疗卫生支出50212万元,下降25.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866万元,增长41.8%。 [144]
第一产业
2024年,禹州市粮食种植面积148.6万亩,比上年增加0.1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2.4万亩,增加0.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65.9万亩,增加0.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3万亩,增长8.3%;油料种植面积8.20万亩,增长0.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25万亩,增加0.1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0.57万亩,增加0.30万亩。
2024年,禹州市粮食总产量602654吨,比上年增加2.03%。其中夏粮产量318711吨,比上年增长8.09%;秋粮产量283943吨,比上年下降4.01%。油料产量15906吨,比上年增长2.8%;烟叶产量5324吨,比上年增长5.1%;蔬菜产量293354吨,比上年增长3.6%;瓜果产量9608吨,比上年增长9.8%;中药材产量119974.936吨,比上年增长3.5%。
2024年,禹州市猪牛羊禽肉产量5.91万吨,比上年下降4.97%。其中,猪肉产量4.54万吨,比上年下降6.9%;牛肉产量0.28万吨,比上年下降0.14%;羊肉产量0.35万吨,比上年增长2.09%;禽肉产量0.74吨,比上年增长2.84%。禽蛋产量2.61万吨,比上年下降6.3%。 [144]
第二产业
2024年,禹州市工业增加值339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1%;集体控股企业下降2.1%;私人控股企业增长10.2%;港澳台控股企业增长22.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2%,制造业增长1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从主要产业看,三大重点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1.2%,其中,新型材料产业下降4.9%,占比3.5%;装备制造(铸造)产业增长9.9%,占比5.4%;中医药产业增长16.2%,占比5.3%。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7.7%,占比56.3%,其中,煤炭产业增长17.8%,占比42.1%;建材产业增长17.5%,占比14.2%。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增加值增长9.3%,占比16.8%,其中,钧陶瓷产业增长9.7%,占比2.6%;发制品产业增长9.2%,占比14.2%。战略新兴产业比上年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0.6%;高新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2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93.4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9元,比上年增加3.1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5.36元,减少0.08元。
2024年,禹州市建筑业增加值3643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2家,比上年减少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144]
第三产业
2024年,禹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8832万元,比上年增长8.5%。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3129667万元,增长8.5%;乡村零售额679165万元,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80607万元,增长8.4%;零售业零售额2360490万元,增长8.5%;住宿业零售额53729万元,增长8.5%;餐饮业零售额714006万元,增长8.6%。
2024年,禹州市进出口总额6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6%。其中,出口总额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3%;进口总额6.63亿元,比上年下降0.6%。实际利用外商投资3.9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51.5亿元。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255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6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5594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29%。 [144]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共有普通中学85所,在校学生84330人,在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056人;小学302所,在校学生91863人,在职小学专任教师3791人。 [144]
级别 | 性质 | 名称 |
---|---|---|
高等教育 | 公办(本科) | |
民办(专科) | ||
公办(高职) |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禹州校区 [109] | |
高中 | 公办 | |
民办 | ||
中等职业教育 | 公办 | |
初中 | 公办 | |
民办 | ||
小学 | 公办 | |
民办 | 禹州市文殊宏升学校小学部 |
科学技术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9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2家,河南省“瞪羚”企业5家。
2024年,禹州市专利授权83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6件。截至年底,年度有效发明专利227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5件。 [144]
类别 | 名称 |
---|---|
研究院 | 青蒿素及中药产业工程研究院 [15] |
禹州市铸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中国钧窑学研究院 [16] | |
禹州市孙思邈医药研究院 | |
河南省禹铨大数据研究院 [17] | |
实验室 | 国际合作天然药物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 [18] | |
创新中心 | 中原云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 [19] |
现代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18] | |
基地 | 中信所高血压大数据禹州示范基地 |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8.4万册(含电子图书)。有678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其中,高档次的文化大院606个。公共文体场馆4个,文化站26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 [144]
禹州具茨山古文明研究会 | 禹州夏禹文化研究会 | 禹州市收藏家协会 | 禹州市美术家协会会 |
禹州市摄影家协会 | 禹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 | 禹州市作家协会 | 禹州市孝道文化协会 |
禹州市书法家协会 | |||
参考资料: [24] |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有27家医院,其中,综合医院21家,中医院3家,专科医院3家。22所乡镇卫生院、4所社区医院,民营医疗机构19家、企事业医疗机构2家、诊所、医务室174家,村卫生室1229家。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80人,护理人员3473人。全市拥有床位4846张。 [144]
体育事业
2024年,禹州市在国家、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奖牌共5枚。在全省比赛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 [144]
赛事名称 | 时间 | 地点 |
---|---|---|
全国汽车漂移系列赛 | 2011年11月 | |
第十届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 2015年8月 | 禹州市东区体育中心 |
第十一届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 2016年8月 | 禹州市东区体育中心 |
第十三届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 2018年8月 | 禹州市东区体育中心 |
2019全国武道跆拳道青少年锦标赛暨 第三届世界武术文化产业博览会选拔赛 | 2019年4月 | 禹州市东区体育中心 |
参考资料 [37-38] |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689960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51809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33005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61273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86232人。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5354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171.86万元;全年全市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为24620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496.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8.67%。 [14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综述
禹州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北距省会郑州80千米、距新郑国际机场60千米,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柳铁路,南有平禹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郑渝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S103、S237、S325与郑栾、盐洛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120]
公路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共有国、省干线公路7条,共177.61千米;农村公路2312.9千米。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6060.6万吨,比上年增长2.03%;货物运输周转量1987590.48万吨千米,增长3.11%。旅客运输量75.1万人,增长2.5%;旅客运输周转量5257万人千米,下降42.35%。 [144]
高速公路:
快速通道:
许禹快速、禹神快速、禹顺快速等。 [2]
名称 | 级别 | 地址 |
禹州汽车站 | - | 钧州大街63号 |
禹州第二汽车站 | - | 画圣路243号大禹像附近 |
禹州第三汽车站 | - | 远航路和颍河大街 |
禹州市客运东站(现) | - | 轩辕路与行政南路东北交叉口处 |
禹州市客运东站(新) | 一级 | 禹州站组团 |
禹州市客运北站 | 一级 | 现S103与北环交叉口 |
禹州市客运南站 | 二级 | 画圣路与和谐大道交叉口 |
禹州市客运西站 | 二级 | 远航路与西环路交叉口 |
参考资料: [2] |
铁路
禹州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北距省会郑州80千米、距新郑国际机场60千米,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枝铁路,南有平禹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禹亳铁路实现了禹州与京广、京九、京沪、焦枝铁路大动脉的直接连通,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郑万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 [1]
航空
禹州市民用航空主要依托郑州干线机场服务客货运输,规划高速连接线至京港澳高速强化禹州市与郑州航空枢纽的衔接。 [2]2025-08-06,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实现了禹州站到新郑机场的高铁无缝链接。 [40]
公共交通
- 公交
截至2024年末,禹州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59条,运营线路长度1194千米,运营车辆400辆,全年客运总量140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4.25%。 [144]
- 公共自行车
2025-08-06起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开始投入试运行,在夏禹公园北门一办卡服务亭。 [44]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地名由来
夏邑:夏朝时禹境称夏邑,曾长期作为夏朝的首都。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商朝仍为夏邑。商汤曾将夏禹的后裔封于此。
阳翟:战国时期韩景侯九年(400年),韩被周室承认为诸侯国,建都于此。遂改栎邑为阳翟。
颍川:秦始皇十七年(230年),秦派内史腾灭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国故地置颍川郡,首府设在阳翟,领二十县。
颍顺州: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伪齐刘豫在阳翟设颍顺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颍顺军升为颍顺州,隶属南京路管辖(南京即河南省开封市);
钧州: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境内有钧台旧址,颍顺州更名为“钧州”,仍属南京路。钧州辖阳翟、密、新郑三县。
全市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原瓷都”、“华夏药都”。 [1]
地方特征
地域文化
《史记·正羲》载:“方山,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有方城周十里,故名方山。方山镇东有伏羲庙,内供奉有天王象和伏羲坐象,女娲和观音象。相传,伏羲为伺雷之神之子,在禹州方山方岗有雷公和伏羲的诸多神话传说。方雷氏的发源地就在禹州方山方岗一带。 |
黄帝文化 |
---|
黄帝是华夏联盟集团的军事民主最高长官。黄帝的出生、成长、活动、治理天下、问道、修道最长的时期在具茨山。具茨山是历史文化名山,而具茨山脉的90%以上在禹州境内,且具茨山附近有关黄帝的传说丰富多彩,具茨山黄帝传说已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夏禹文化 |
---|
夏禹文化是禹州文化的基石,禹州因大禹而得名。史书记载古钧台为夏启元年帝启大飨诸侯的地方,是为禹州境内的古钧台。古钧台原名钧台,是在夏代人认为的天下之中所建,大禹封地在这个地方,又在境内建成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首都,史称华夏第一都。 |
中药文化 |
---|
禹境中医药文化根基深厚,早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就是神农尝百草、伏羲创九针、伊尹制汤液的活动区域,黄帝亦在禹境具茨山崆峒山访仙问道,教民治疗百病。南朝宋国阳翟人褚登著《医论十篇》,开禹境先人医学著述之先河,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周定王朱橚在禹境著有《救荒本草》。禹州自明代流传的中药材市场为标志,有十三帮会馆之遗迹遗存,中医药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钧瓷文化 |
---|
禹州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其陶艺制作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钧瓷又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
颍川文化 |
---|
颍川郡为秦王赢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长期为中国除都城以外最大的郡。也因其历史而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和兴旺之地。 |
方姓 | 河南禹州方山镇的方山为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海内外方氏的发源地。 |
陈姓 | 战国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
雷姓 | 雷姓源出自方雷氏,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方雷之后,以国名为氏。 |
邝姓 | 邝姓源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 |
赖氏 | 《风俗通》曰,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望出颍川、南康、河南。 |
韩氏 | 以“颍川”为堂号,虽迁居异乡,仍以是颍川人为荣。 |
陆姓 | 这支陆氏是吴郡陆氏的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 |
钟姓 | 项羽的部将有钟离昧,钟离昧子接,单姓钟氏,居于颍川。钟离复姓望族居会稽(今江苏省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带)、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一带地区)。同为“颍川堂”。 |
郭氏 | 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阳曲而迁往颍川。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
赖氏 | 颍川郡的此支赖氏,其开基始祖为叔颖。 |
庾姓 | 在两汉时代形成了颍川(今河南禹州)和新野两大郡望,而颍川庾姓最繁盛是当今庚姓中最大支派。 |
乌姓 |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少昊氏以乌命官,有乌鸟氏,他的后人去鸟字姓乌,称乌氏。望族出于颍川、汝南、鄱阳。 |
繁姓 | 望居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历史名人繁钦为汉末文学家。字休伯,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 |
拓跋姓 | 颍川郡望。 |
应姓 | 《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应氏望出汝南、颍川郡。《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汝南、颍川。 |
参考资料来源: |
地方语言
文学艺术
- 工艺
- 书画
禹州是中国书法、绘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东汉时期便诞生了一批以“行书鼻祖”刘德升为首的诸多书法家;钟繇、胡昭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邯郸淳工书,诸体皆能,尤善篆籀(zhòu)。唐朝褚遂良,唐人张怀灌所撰《书断》评价其书法:“美人婢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他的书法作品,如《倪宽赞》、《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等等,风靡一时,成为了流传百世的极品。唐朝画圣吴道子,以“吴带当风”问世。
- 文学
禹州西汉文学家晁错的政论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西汉政论散文家贾山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三国时期的邯郸淳,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唐初十八学士之一的褚亮著有《宗庙九德之歌辞》、《伤始平李少府正己》、《晚别乐记室彦》等。北宋词人曹勋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北宋孙甫,著有《文集》七卷,《唐史记》七十五卷,均《宋史本传》及唐史论断,并传于世。
描绘禹州的诗词(部分) | ||
得告赴洛展省松楸往还寓宿于阳翟程密学新第因成四十言寄高阳 | ||
阳翟冬夜 | ||
乐府变十九首(其九·钧州变) | ||
春日登钧州西台思登洲兄 | ||
钧州除夕 | ||
早春登钧州西台简党中丞 | ||
钧州咏古次虚庵韵二首 | ||
禹州道中 | ||
王幼舆以近诗见贻即有禹州之游作此奉送兼致怀兵使沈绎堂 | ||
- 武术
禹州绳镖相传始创于南宋时期,在中国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后经民间武术家们不断补充、改进、创新,终于使成为一种技击和健身兼宜的武术器械,成为武术爱好者所喜爱的传统武术器械之一。
民风民俗
- 民俗
禹州古代称天地之中,后人称中原腹地,由于文献记载和历史发展与华夏同步,故禹州有浩如烟海的民俗门类。特别在民俗文化方面,更有“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之说。如生小孩办喜事有一整套民俗,三天洗五条汤澡,过满月,吃喜面条,封封子,送米面等。结婚办喜事也是如此,有上花轿、抬花轿、唱歌等风俗。且不同乡镇有不同乡镇的民风民俗。 [45]
- 节会
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
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禹州中医药交易会)
禹州药材交易会自春秋战国开始,禹州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公元1264年“禹州已经成为药材汇集之区,填满街市,有粪土,故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地药商在禹州集结,开始形成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两年一度的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医药交易会,截止2018年9月已举办了12届。 [47]
禹州大鸿寨红叶文化节
十月金秋之时,大鸿寨红叶谷便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奇观。禹州市大鸿寨开展多年的红叶文化节、群众健身登山大赛已经成为了河南旅游的新亮点,让广大游客在登山健身的同时,又能领略大鸿寨遍山美景带来的无限生机活力、无限灿烂时光。 [48]
宗教信仰
禹州宗教历史悠久,浅井逍遥观自古就是道教禅宗汇聚之地,《庄子》载:“黄帝为天子十九年,今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往见之”;东汉末年,颍川人朱士行便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从而在中国开启了义学的先河,同时将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元代,忽必烈派回族人来钧州屯田、冶铁,伊斯兰教随之传入;天主教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南阳天主教堂派意大利人范神甫传入禹州。20世纪初,基督教随着英籍牧师赵礼明入禹在八士坊传教而传入。
文保非遗
- 文物
禹州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截至2020年1月,禹州有钧台钧窑遗址、瓦店遗址、扒村窑址和后汉皇陵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53],28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4-55] [104]
名称 | 时代 | 批次 | 分类 |
---|---|---|---|
义勇武安王大殿(含附近石碑) | 明 | 第一批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石经幢 | 五代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
五代 | 古墓葬 | ||
伯灵翁庙戏楼 | 清 | 第二批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大成殿 | 明 | 第三批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阎寨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古遗址 | |
新石器时代 | 古遗址 | ||
清 | 第四批 | 古建筑 | |
清 | 古建筑 | ||
龙池花牌坊 | 清 | 古建筑 | |
清 | 古建筑 | ||
清、民国 | 古建筑 | ||
杨氏民居 | 清 | 第五批 | 古建筑 |
长春观大殿 | 清 | 古建筑 | |
清流社学故址 | 明 | 古建筑 | |
郭氏民居 | 清 | 古建筑 | |
神垕古民居 | 清 | 古建筑 | |
古钧台(含禹王庙大殿) | 清 | 古建筑 | |
宋聘三故居 | 清 | 古建筑 | |
雍梁故城 | 东周 | 古遗址 | |
明 | 第七批 | 古建筑 | |
闵庄瓷窑址 | 宋 | 古遗址 | |
神垕瓷窑址 | 金至明 | 古遗址 | |
阳翟古城墙 | 西汉、明 | 古遗址 | |
明 | 第八批 | 古建筑 | |
唐 | 古墓葬 | ||
苌庄瓷窑址 | 唐 | 古遗址 | |
大吕墓地 | 商、周 | 古墓葬 | |
[54-55] [104] |
- 非遗
截至2019年12月,禹州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118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4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传承人5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传承人2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传承人151人。 [56]
截至2023年5月,禹州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河南省级非遗项目14个、许昌市级非遗项目35个、禹州市县级非遗项目115个,禹州市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非遗名录数量居许昌市各县市区首位。 [121]
名镇名村
名称 | 级别 | 批次 |
---|---|---|
国家级 | 第二批 |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综述
据禹州市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全市共有旅游经营单位71家,其中,旅游景区(点)14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21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2家,旅游车队1家,国内旅行社15家,国际旅行社分社2家。 [97]
旅游景点
景区等级 | 相关景点 | 代表景点图片 | |
国家AAAA级景区(4家) | |||
国家AAA级景区(7家) | 大唐.唐钧博物馆 张家庄红河谷景区 盛田百年粉坊 禹州市天宝钧瓷文化园景区 禹州市中原乡愁小镇大木厂景区 禹州市大风口景区 [67] | ||
国家AA级景区(3家) | 禹州金鼎钧窑 坪山钧窑 | ||
人文景观 | |||
历史怀古 | |||
宗教文化 | |||
东里春游、禁沟夜泉、大騩层峦、箕山落日、颍水三翻、黄台漫流、三峰晓晴、九山暮霭 | |||
自然景观 | |||
参考资料: [68] |
美食特产
播报编辑
饮食
禹州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红薯粉条,又称红薯粉丝、粉皮、活折,是禹州传统的名特产品,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 ||
焖子是禹州常见的一款风味小吃。制作“焖子”,是把当地特产的禹州粉条和红薯粉芡、蛋清、水加以葱花、姜末、料酒、小磨香油、精盐等调味料调和均匀,堆成圆盘状放入蒸笼,大火焖蒸而成,因此而得名“焖子”。 | ||
杂炣是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花石镇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是用牛肝、牛肠等牛杂食作主料、再配以禹州特色粉条、油炸豆腐条等现吃现做的一种“杂烩菜”,故而称作杂炣。 [92] | ||
参考资料: |
药材
禹州地理气候优越,盛产动、植、矿物药材1084种,蕴藏量达到12万吨。
进入新时期以来,禹州成为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居全国第三位。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4种道地药材取得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
瓷器
钧瓷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扒村窑,起源于唐,兴盛于宋金元时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浅井乡,是北方磁州窑类型的典型窑口。扒村窑以白地黑花瓷上绘画装饰为主,兼烧黑瓷,白瓷,钧瓷,三彩,红绿彩,绞胎及搅釉绘画等瓷器,装饰技法多样,集北方民窑系之大成。 [94]
其他
禹州市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属伏牛山脉,境内共有大小山峰913座,以颍河为界,构成北(具茨山)、南(箕山)两大山系。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参考资料: |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20年6月,禹州市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 [14]
2021年9月,禹州市入选河南省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105]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77。 [131]
2025-08-06,入选全国县镇发展研究课题组、天和经济研究所县镇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全国百强县市名单,排名第66位。 [139]
荣誉 | 荣获时间 |
---|---|
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 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
中国大禹文化之乡 | 中国陶瓷文化之乡 |
中国中原瓷都 | 华夏药都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72] | 2005年 |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73] | 2007年 |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 2008年 |
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74] | 2009年 |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 | 2012年 |
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 | 2014年 |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 |
中国县域经济100强 | 2015年 |
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 | |
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 | |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 2016年 |
河南省林业生态市 | 2017年 |
中国生态魅力市 [75] | |
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76] | 2018年 |
国家卫生城市 [77] | |
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78] | |
中国县域经济100强 [79] | |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 |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 | |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 |
中国工业百强县 |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80] | |
新时代·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名城 [81] | |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39] | 2019年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82] | |
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 |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16 | |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65 | |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59 [1] | |
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 |
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83] | 2020年 |
全国百强县 | |
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 | |
河南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市 |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84] | |
2020中国职业教育百佳县市 [85] | |
河南省县域工业30强(第三) [86] | |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87] | |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88] | |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99] | 2021年 |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99] | |
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99] | |
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 [100] | |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99] | |
2021年入选拟命名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公示名单 [103] | |
国家卫生城市(区) [107] | 2022年 |
拟确定为2022年“国培计划”项目县 [108] | |
入选全国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114] | 2023年 |
入选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 [115] | 2023年 |
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79。 | 2022年11月 [122] |
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65。 | 2022年12月 [124] |
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100。 | 2023年9月 [128] |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8。 [132] | |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67。 [137] |
友好城市
播报编辑
城市 | 国家 | 缔结时间 |
---|---|---|
韩国 | 2025-08-06 |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