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抃(548-616年),字顾言,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永济市解州镇)人。南梁到隋朝时期大臣,都官尚书柳晖的儿子。
年少聪敏,读书万卷。南梁时,举秀才出身,起家著作佐郎。投靠萧詧,出任侍中、国子祭酒、吏部尚书。进入隋朝,历任开府、通直散骑常侍、内史侍郎,转并州谘议参军。晋王杨广成为太子,出任东宫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太子洗马,甚见亲待。隋炀帝嗣位,拜秘书监,册封汉南县公。大业十二年(616年),从幸扬州,遇疾而死,时年六十九,获赠大将军,谥号为康。撰有《晋王北伐记》十五卷、文集十卷,流行于世。 [1]
- 本 名
- 柳抃
- 别 名
- 柳顾言、柳? [2]
- 字
- 顾言
- 所处时代
- 隋朝
- 主要作品
- 《晋王北伐记》
- 性 别
- 男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家庭背景
年少聪慧
柳抃年少聪敏,善于写文章,喜好读书,他所阅览的书将近万卷。在南梁做官时,担任著作佐郎。后来萧詧占据荆州,让他担任侍中,同领国子祭酒、吏部尚书。等到梁国灭亡后,被拜为开府、通直散骑常侍,不久迁任内史侍郎。由于柳抃没有为政的才干,而辞去职务,转任晋王(杨广)的谘议参军。
结交杨广
晋王杨广喜好文雅,招引了才学之士诸葛颍、虞世南、王胄、朱玚等百余人来充当学士,而柳抃是他们当中的第一名。晋王杨广与他结为好友,每有文章和诗篇,必先让他润色,然后再示人。杨广曾朝拜京师后回去,作《归藩赋》,让柳抃作序,用词非常典丽。
大受封赏
仁寿初,杨广让柳抃当东宫学士,加任通直散骑常侍、检校洗马,“甚见亲待”。经常把他召入卧室内,与他共餐、嬉戏。柳抃的辩才杰出,经常在杨广身边侍奉,有需要顾问的时候,柳抃能应答如响。生性又爱喝酒,语言有风趣,于是越来越被太子杨广亲狎(指过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刻为木偶
隋炀帝每次与后宫妃嫔对酒,只要兴致一来,就把柳抃召入,与他“同榻共席,恩若友朋”。隋炀帝遗憾不能夜夜都召见他,于是命工匠刻制木偶人,施上机关,能够坐起拜伏,模仿柳抃形象而造。隋炀帝每次在月下对酒,就让宫人把木偶放到座上,与之敬酒,而为欢笑。
病死扬州
柳抃从幸扬州时,患上疾病而终,年六十九。隋炀帝哀叹惋惜许久,追赠大将军,谥曰“康”。
个人作品
播报编辑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柳抃曾撰《晋王北伐记》十五卷,有集十卷,行于世。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机器人原型
柳抃,字“顾言”,故称“柳顾言”。他是隋炀帝的宠臣,两人感情很好,恨不得时时刻刻呆在一起讲文论诗。为了弥补见不到柳顾言时的遗憾,隋炀帝让工匠制作了一个木头机器人,“施机关,能坐起拜服,以像于”,经常陪伴自己左右。 [2]见于《隋书》:“帝犹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抃。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1]
改变杨广文体
最初,晋王杨广写文章,采用庾信体,等看到柳抃以后,文体就变了。
亲属成员
播报编辑
父亲:柳晖,都官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