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外交家常骏于大业四年(608年) [1]或大业三年(607年) [2]受隋炀帝派遣出使赤土国,携带五千段财物开展外交活动,历经百余日航行抵达目的地。赤土国王派遣三十艘大船迎接,并安排王子那邪迦随隋使回访,进献金芙蓉冠、龙脑香等贡品。归国后撰有《赤土国记》(今已散佚) [1],其航线被纳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范畴。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在南海三沙市海域将一处暗沙命名为常骏暗沙以示纪念 [2]。
- 所处朝代
- 隋朝
- 官 职
- 屯田主事
- 出使时间
- 大业年间
- 出使国家
- 赤土国
- 代表著作
- 《赤土国记》
- 纪念遗迹
- 常骏暗沙
出使赤土国
播报编辑
大业四年(608年) [2],隋炀帝派遣屯田主事常骏与虞部主事王君政携带五千段丝绸等财物出使赤土国(另有记载为大业四年 [1])。使团自南海郡(今广州)出发,经历百余日航行抵达该国境内,赤土国王遣三十艘大船出海相迎,并举行长达月余的迎宾仪式 [2].
大业六年(610年),赤土国王子那邪迦随隋朝使团回访,向隋炀帝进献金芙蓉冠、龙脑香等特色贡品,隋炀帝在弘农郡(今河南灵宝)设宴款待并赏赐使者 [2].
著作与影响
播报编辑
常骏归国后撰写的《赤土国记》详细记录了赤土国的地理风貌与政治制度,此著作虽已散佚 [1],但《隋书·南蛮传》仍保留部分内容,提及该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多产沉香、象牙" [2],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东南亚历史的重要文献。
后世纪念
播报编辑
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为纪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拓者,在南海三沙市管辖海域设置常骏暗沙 [2].
赤土国位置考
播报编辑
关于赤土国地理位置,学界有三种主流观点:
- 苏门答腊岛说:依据《通典》记载方位推测
- 马来半岛说:以宋卡地区遗迹为佐证
- 柬埔寨说:比对《隋书》所述水文特征
上述争议反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的复杂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