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谥 号
- 厉 [15]
- 封 号
- 广陵王 [2]
- 所处时代
- 西汉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封王广陵
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行为没有法度,所以最终没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3]
加封食邑
后元二年(前87年),刘胥的父亲汉武帝去世,刘胥的幼弟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二月,汉昭帝加封刘胥食邑一万三千户。 [4]元凤五年(前76年)正月,刘胥进京朝拜汉昭帝,汉昭帝又加封刘胥食邑一万户(《汉书·昭帝纪》作食邑一万一千户 [5]),赐钱二千万、黄金二千斤(《汉书·昭帝纪》作黄金二百斤 [5]),赐给宝剑两柄、安车一辆、乘马八匹。 [5-6]
诅咒皇帝
当初汉昭帝在位时,刘胥见汉昭帝年少无子,有觊觎帝位之心。而楚地崇巫信鬼,刘胥请来楚地女巫李女须,让她下神诅咒。李女须哭泣说汉武帝的灵魂附在她的身上,周围的人都匍匐在地。李女须说我一定让刘胥当天子。刘胥赐给李女须很多钱,让她到巫山祈祷。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正巧汉昭帝去世,刘胥误认为是李女须祈祷灵验,说她是位了不起的巫师。并杀牛庆祝祈祷灵验。 [9]
汉宣帝即位时,刘胥说:“太子的孙子为什么反而能够被立为帝呢?”又令李女须像以前那样祈祷诅咒。另外刘胥的女儿是楚王刘延寿王后弟弟的妻子,屡次互相馈赠礼物,私下通信。地节元年(前69年)十一月,刘延寿因谋反自杀 [11],审讯牵连到刘胥。汉宣帝下令不要治罪刘胥,还赐给他黄金前后共五千斤,其他器物也赏赐很多。刘胥又听说汉宣帝立了太子,对他的姬妾南等人说:“我终究不能立为天子。”于是才停止诅咒。
后来刘胥的儿子南利侯刘宝因杀人被剥夺爵位,回到广陵,与刘胥的姬妾左修通奸。事情被发觉,关进监狱,后来被诛杀。丞相暴胜之上奏剥夺刘胥的射陂草田,分给贫民,奏折得以批准。刘胥又让巫师像以前一样诅咒。 [12]
自缢而死
五凤四年(前54年)正月,刘胥诅咒之事被发觉,有关官员追查此事,刘胥非常害怕,为了灭口,毒死巫师与宫人二十多人。公卿请求诛杀刘胥,汉宣帝派廷尉、大鸿胪前往审讯。刘胥谢罪说:“罪该万死,这些罪状,确实都有。不过事情已过很久,请允许我回去仔细想想再全部招供。”刘胥见过使者后回宫,在显阳殿设置酒宴,与太子刘霸及女儿刘董訾、刘胡生等夜饮,让他宠幸的姬妾郭昭君、赵左君等鼓瑟歌舞。刘胥身边的人流着泪轮流为他斟酒,酒宴直到鸡鸣时才散。刘胥对太子刘霸说:“皇上待我很重,而我太辜负皇上。我死后,尸骨应当暴露在外。如果有幸允许安葬,也应薄葬,不要厚葬。”随即用绶带自缢而死。他宠幸的姬妾郭昭君等二人都自杀。汉宣帝加恩,赦免刘胥的几个儿子死罪,都免为庶人,赐刘胥谥号为厉王。 [13]
有学者认为,汉宣帝亲政后,对宗室贵族采取了严厉措施,广陵王刘胥因涉嫌诅咒宣帝被调查。宣帝派廷尉于定国和大鸿胪王禹前往广陵,刘胥在接见二人后自尽。刘胥作为当时最为显赫的宗室王侯,通常天子需以礼相待,但此次仅由两位九卿级别的官员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召其问话,表明宣帝有意迫使刘胥自裁 [23]。
身后不安
刘胥死后,对其谋逆一案的审理却并没有结束,直到甘露二年(前52年),朝廷还在全国范围内追查涉案人员。是年五月,丞相少史充与御史守少史仁联合签发文书,通缉在逃犯刘胥车夫惠的同母妹丽戎(又名外人)。此令表明刘胥的车夫惠因牵连刘胥谋逆案获罪,朝廷为震慑不法,特严令全国缉拿其逃亡十八年的妹妹丽戎,以儆效尤,亦折射出宣帝在权力稳固后的复杂心态 [23]。此外,在汉廷的官文书中,刘胥被称为“大逆无道故广陵王胥”。大逆无道,是汉律对于“谋反”“祝诅上”等最严重罪行的称谓 [25]。
甘露年间,河间王刘元因强夺广陵厉王及其子刘霸(后复封为广陵孝王)的姬妾入后宫,遭冀州刺史弹劾下狱。刘霸被贬为庶人时,其宠姬亦被夺走,表明宣帝虽对广陵王一案有所"恩赦",但仍施以惩戒 [25]。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刘胥被剥夺射陂草田之后,他的宫园中枣树突然长出十几根嫩茎,茎正红色,叶子像素丝一样的白。池水变红,鱼死。白天有老鼠在王后庭中后肢站立起舞。刘胥对姬妾南等人说:“枣、水、鱼、鼠这些怪异很可恶。”过了几个月后,诅咒之事果被发觉。 [14]
个人作品
播报编辑
瑟歌(广陵王歌)
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
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
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汉代居延都尉辖区的烽燧遗址中发现约万枚汉简(居延汉简)。其中241·10号残简经李迎春考证,内容与《汉书·武五子传》所载广陵王刘胥的临终哀歌高度吻合。该残简虽无明确纪年,但根据出土编号推断其年代为汉宣帝甘露至黄龙年间(前53—前49年),距刘胥自杀仅数年之隔。学者认为,这一宫廷秘闻能迅速传至西北边陲,很可能是汉廷为警示天下而刻意宣传的结果。结合《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的记载,推测朝廷在肃清刘胥余党时,曾将其罪状及哀歌作为文告颁行全国,此简或为边吏抄录的文书残片 [25]。
人物成就
播报编辑
在任职广陵王期间,刘胥有着卓越的建国功勋,他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商贸经济,使得广陵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六朝诗人鲍照在经过广陵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芜城赋》。另一方面刘胥为国家稳定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女英雄。他找到了江都王刘建的遗孤--刘细君,抚养她、培养她,使她成为一个才艺兼备的江南一枝花,深受汉武帝的垂爱,被封为江都公主,出嫁乌孙国王,汉朝与乌孙联姻,匈奴两面受敌,再难大动干戈,后来刘细君成了乌孙国母。如果没有刘胥的教育培养,就没有刘细君的美名,也就没有刘细君“琵琶之音”的称誉了 [24]。
封地
播报编辑
广陵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隶属于荆州,十一年(前196年)改属吴国。汉景帝四年(前153年)改名为江都国,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更名为广陵国。王莽时改称江平郡。隶属于徐州。辖户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三,人口十四万零七百二十二。设有铁官 [26]。武帝策书虽提及“大江之南,五湖之间”,但广陵国的实际领地较之前的吴国、江都国已大幅缩减,仅辖数县。推测此时广陵国约领七县,除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外,可能还包括临淮郡淮东数县。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增封刘胥一万三千户,元凤五年(前76年)又增封一万一千户。有观点认为增封的是临淮郡内的广陵故地,约三至五县;另说始元元年增封堂邑、舆二县,元凤元年增封九江郡的全椒、建阳二县 [25]。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史书记载
播报编辑
-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17]
-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18]
- 《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15]
陵墓
播报编辑
天山汉墓,亦称广陵王墓,是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位于江苏省高邮市湖西天山镇,1979年市采石场在开采石料时发现。墓坑深18米,东西宽23米,南北长28米,墓道长60米,墓顶封土5米有余,墓室填土约两万方。棺木南北长16.65米,东西宽14.28米,以珍贵楠木制成,折合木材545.56立方米,以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 [19]墓中出土有代表汉代较高等级礼仪的楠木垒成的“黄肠题凑”、金缕玉衣残片,其中还出土大量玉器、铜器、漆器、陶器、木佣、车等器物。出土的随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制作非常精美,特别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为汉代考古少见。天山汉墓的出土为研究汉代葬制提供新的考古资料。该墓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
家庭成员
播报编辑
父母
母亲:李姬 [1]
兄弟
长兄:戾太子刘据
次兄:齐怀王刘闳
三兄:燕刺王刘旦
六弟:汉昭帝刘弗陵
妻妾
南(名南,姓氏不详)
左修,与刘胥子刘宝通奸
郭昭君,因诅咒之事自杀
赵左君,因诅咒之事自杀
子孙
- 儿子
刘圣,封侯爵
刘曾,封侯爵
南利侯刘宝,因杀人被剥爵,后与父妾左修通奸被杀
刘昌,封侯爵
高密哀王刘弘,刘胥少子 [21]
广陵孝王刘霸 [22]
- 女儿
刘董訾
刘胡生
- 孙子
广陵共王刘意,刘霸之子 [22]
广陵靖王刘守,刘霸之子 [22]
高密顷王刘章,刘弘之子
- 曾孙
广陵哀王刘护,刘意之子 [22]
广陵王刘宏,刘守之子 [22]
高密怀王刘宽,刘章之子 [21]
- 玄孙
高密王刘慎,刘宽之子 [21]
王爵世系
播报编辑
广陵国系出武帝四子刘胥。